第123章(第2頁)

第433章

彙豐酒會

  “謝謝你的祖父,請将我的誠摯問候帶給他!我非常喜歡這件寶貝。”打開盧燦遞過來的禮盒,沈弼一愣,繼而微笑着說道。

  酒會上送禮品?這種情況很少出現!隻有私人酒會,客人才會帶着一瓶珍藏的紅酒,如果是女主人酒會,送一束鮮花。如果空手,也沒關系。

  今天的酒會,适合送禮嗎?

  請柬上說的是“獲多利有限公司成立九周年慶典”,也就是說,這是一場公事酒會。但今天酒會的地點選擇在跑馬地馬場,要知道沈弼同時還是馬會的主席,而且在請柬簽名上留款的是沈弼的私人簽名,因此也可以看成沈弼的私人酒會。

  真的要帶上禮品,也不算太唐突。

  盧燦就是鑽了這個空子,刻意帶上這件禮品。

  嘿嘿,今天來的客人,基本上都是空手,他本來就年輕的吓人,又是唯一帶有禮物的客人,一下子從上百名客人中跳了出來。

  再說了,即便有些唐突,他還年輕,沒人計較一位年輕人的莽撞。

  為什麼要這麼做?

  無它,盧燦想要在沈弼面前留下一定的印象。

  沈弼這位金融總督,性格有些怪異。他并非那種傳統的歐洲金融家,思想相對開放,對華人資本的态度相當友好,當然,前提是他印象不錯而且很看好的對象。

  是的,他很講究“眼緣”!

  盧家雖然曆史悠久,可自從踏足香江這片土地,一直在書香門第和二三流世家的圈子中晃蕩,現在雖然踏足一流豪門,可根基還淺的很,和這位金融總督建立良好的私人關系,完全有必要。

  “這應該是寶珀二十年代為亞洲特制的系列手表,出自瑞士鐘表大師Roger

Dubuis之手。這隻表應該來自東瀛,不知道我的猜測對不對?”

  沈弼不愧為名表收藏及研究者,他将這隻手表拿在手上翻看了一遍,很快道出這隻表的來曆。

  是的,他說的沒錯,與盧燦所查到的資料完全契合,而且,他竟然能看出這隻表出自哪裡?這就有學問了。

  盧燦點點頭後,忍不住問道,“您是通過什麼鑒定這隻表的出自東瀛?”

  “呵呵!”這句話同樣撓到對方的癢處——鑒定師的通病,喜歡在某些場合為人師表。

  他将手表拿起來示意盧燦看表盤,“二三十年代,歐洲鐘表業遇到瓶頸,他們開始大力開拓東方市場,其中兩大主要市場就是中國和東瀛。”

  “歐洲鐘表商們給中國提供的手表,往往帶有琺琅彩、粉彩等工藝;而銷往東瀛的手表,往往采用包金、錾銀等工藝,兩者并不相同。你看這隻手表外殼包金,表背錾銀,這是典型的歐洲為東瀛定制的手表。”

  啪啪啪!盧燦鼓掌,帶動周邊的一幫人都開始鼓掌。

  雖有馬屁嫌疑,但沈弼在手表鑒定方面,确實有一套,盧燦不知不覺中有學到一招。

  難怪這家夥在收藏界又被稱謂“二十一世紀手表行業複古潮的推動者”。

  2001年3月,沈弼所收藏的423件珍品在瑞士專業的鐘表拍賣行安帝古倫拍賣。他将其藏品編成《沈弼藏表》一書,用最好的紙、最精美的印刷,版面設計仿照美國财團摩根的藏表專著,限量制作100本,在業内影響極大。

  因此其藏品的專題拍賣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買家參加競拍。最終,藏品的成交價超過兩千萬瑞士法郎,轟動一時,古董腕表拍賣也因此越來越深入人心。

  有行家分析這次拍賣中特别引起藏家感興趣的東西:既有傳統藏家青睐的出于寶玑等制表大師之手的各類具曆史意義的珍品,是研究鐘表技術發展演變的活标本;也有裝飾了藝術價值極高的彩色琺琅,但在機芯技術上比較一般,主要為中國市場制造的産品——如今有“中國表”的專稱,往往出自Piguet、Capt、Meylan、Roger

Dubuis、Jaquet

Droz等名師之手,或者由當時專門向東方出口鐘表的倫敦Ilbery等公司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