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頁)

  “那行!這事就交給你了。阿忠和阿木兩人,都交給你使喚,别被人發現惹出麻煩就行。”盧燦指指門口,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向門口走了兩步,阿爾達汗醒悟過來,“你這家夥,合着又将這件事推給我?”

  “當然!”盧燦說的理直氣壯,“看你這麼無聊,大白天在屋裡面造人玩,給你找點事做。”

  “那你呢?”

  “新城區這邊博物館多,我四處走走看看,琢磨琢磨印第安的文物特色。”這是盧燦的真實想法,讓阿爾達汗撇撇嘴幹瞪眼,無可辯駁啊。

  接下來的幾天,他真的鑽進新城區的秘魯共和國博物館,以及相鄰不遠的利馬黃金博物館。尤其是後者,盧燦在裡面蹲了整整兩天。

  這是一家私人博物館,原收藏者為二十世紀上半葉秘魯的外交部長米格爾穆希卡加略。

  此人畢業于聖馬科斯大學農業園林專業,愛好十分廣泛,年輕時曾立志做一名農藝師,對傳統文化、園林建築非常喜歡。機緣巧合,他成為秘魯政府外交部的一名法語及英語翻譯,開始成為一名外交工作者。

  在奔波于世界各地途中,他迷上了兵器收藏,大量收購歐洲的各種刀劍盔甲,二十年代時,有幸來了一次東亞,又采購了一批中國及東瀛的刀劍。

  因此,這家黃金博物館的一樓,陳列的全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兵器盔甲,數量足有三百多件。

  随着年紀的增長,他的收藏目光投向了南美本土,喜歡上本土文化藏品。

  此時,他已經算上秘魯政壇的大佬之一(擔任過外交部長、經濟部長、國家銀行行長),短短十年之間,他聚集了四千多件藏品。從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十五世紀,秘魯出土的各種金、銀制品、木乃伊、服飾、雕刻、陶制品等等,品類齊全。

  裡面的藏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參觀這家博物館,對了解秘魯曆史上著名的莫奇卡、奇穆、納斯卡文化、印加文化以及秘魯古代土著居民的習俗、生活很有幫助。

  印第安從來就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它隻是一個稱呼,世界對美洲土著民族(愛斯基摩人除外)的一個統稱。有人統計過,被印第安人如果按照部落劃分,有一百七十多個種群,如果按照習俗相似度劃分,有四十九個族群。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他們在音樂、陶藝、雕塑、建築、農業、天文曆法、數學、養殖業等方面有着非常傑出的智慧與表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隻有三大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

  很多人認為瑪雅人已經死絕了,這個觀點大錯特錯——現代瑪雅人是墨西哥境内非常大的一個族群,分布在墨西哥境内的四個州和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超過六百萬。

  不可否認的是,瑪雅人雖然還有不少,但瑪雅文明确确實實斷絕了,不僅瑪雅文明,其它兩大文明都斷絕了。這就像普通話的推廣,導緻方言滅絕和地方戲曲曲種的滅絕一樣——歐洲工業文明的吞噬效應太強大,強大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差點吞噬亞洲文明主導者中華文明一樣。

  連根深蒂固的中華文明都差點慘遭厄運,更别提尚處于奴隸社會的印第安文明,它們的滅絕,變得那麼的自然。

  玩文物收藏,一定要先懂文化背景。

  盧燦這幾天癡迷于研究印第安文化,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如此投入過,以至于阿爾達汗找他商談小島瀝原家的事情時,他一臉茫然。

  “你傻了?”阿爾達汗雖然一臉鄙夷,其實心底還是非常敬佩盧燦的這種求學态度。也隻有這樣的投入精神,他才能在小小年紀取得如此的成就。

  “哦……怎麼樣?有收獲了?”醒過神來,盧燦尴尬的撓撓頭,将茶幾上的書籍收起來,又吩咐溫碧璃去弄杯濃茶醒醒腦。

  “有!”阿爾達汗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感慨的拍拍扶手,不過他并沒有聊及這話題,而是一句題外話,“你手下的那名阿木,真好用!要不,給我吧?”

  “滾!”盧燦直接揮手怼回去。

  阿爾達汗笑嘻嘻沒生氣,“阿木這幾天負責盯防廉也藤工,還潛入他的辦公場所、家中,安裝了四隻竊聽器,嘿嘿……還真被我們聽到了些秘密。”

  一張東方臉孔,想要在異國他鄉完成這種工作,确實不易,難怪他如此贊賞吳鵬木。

  “什麼秘密?”

  “你知道東瀛的赤城山嗎?”

  盧燦騰的站起身來,驚訝的張大嘴巴,“赤城山寶藏?”

  “你知道?很有名?我怎麼沒聽過?快給我說說!”見盧燦如此訝異,輪到阿爾達汗吃驚了。他此前多次查找世界寶藏線索,可沒聽過什麼武田信玄的寶藏啊?

  盧燦緩緩坐下,這一事件的披露,還是在兩千年之後,阿爾達汗不知道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