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1頁)

  資金?呵呵,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資金!

  有了九龍置業,不僅可以建設納徳軒大樓,這波地産風潮,順手抄底,也名正言順。

  世人都喜歡賺快錢,同樣是産業投資,盧燦對文化産業的熱情就不如地産,無它,文化産業雖然長遠,可回報周期太長,地産業就不同了,這次地産風潮抄底,絕對能賺個盆滿缽滿,最多也隻需要三五年時間。

  一個急于甩包袱,一個急于抄底。當天下午,菲利普斯财務公司的評估團就入駐九龍置業公司,等錢偉第二天從新加坡匆匆趕回來,第一輪接觸式談判已經展開。

  “阿燦,這時候投資地産,不明智啊!我相信,隻要談判一結束,香江的地産業肯定會回複,可是……我們都不知道,這次談判過程有多長?依照我的估計,現在的地産業,遠遠沒到谷底,如果你是抱着抄底的心态來運作,現在也早了點。”

  盡管盧燦已經做出決定,可作為盧家的首席财政智囊,錢偉依舊開口相勸。

  這是善意的勸告,不能輕慢,盧燦親自給他倒了杯茶水。

  他的判斷是準确的,現在地産業還沒到谷底。真正的谷底出現在英國與阿根廷的那場戰争之後,也就是明年六七月份。英國通過這場戰争所展示的強硬姿态,讓香江人的神經頓時緊繃起來,如果再加上内陸的強硬——他們從七十年代末就沒少敲打越南,怎麼看,都是武士決鬥前的亮劍!

  事實上,後世有很多越南學者研究中越戰争時,都認為,中國敲打越南,是做給英國看的,殺雞駭猴,目的就是收回香江澳。

  盧燦不知道這一說法的正确與否,無法證實,但毫無疑問,雙方的這兩場戰争,加大了香江市民的恐懼心理,導緻房産徹底崩潰!

  “錢叔,這次收購九龍置業,其實是順帶的,近期我不打算開拓商業地産投資。”

  “他們的第一要務就是修建納徳軒大廈,這棟大樓我準備建設個五六十層,到時候,納徳軒珠寶營銷總部、菲利普财務公司、維德拍賣、嘉麗服飾、永嘉箱包等等,這些公司都将搬到這邊來辦公。同時,也借助這個機會,成立自己的投資公司,這樣也方便您線性管控。”

  嗯?錢偉低頭呷了口茶水,消化盧燦的話語。

  房市下跌,地皮不值錢時,修建公司總部大樓,确實是個不錯的主意。更重要的是,盧燦話語中的意思,想要将原本各自為政的公司,彼此之間建立關聯。

  這就是大事了!

  盧家的産業,尤其是盧燦手中投資的産業,太分散,而且,他的投資似乎非常盲目,想一出是一處,确實需要整頓和規範。

  菲利普斯财務公司的主要職責,就是幫助督察、審核除納徳軒珠寶之外的所有公司的财務運營狀況,還需要幫助盧燦進行各類投資的審核與談判,聽盧燦剛才的意思,未來對這些林散公司的管理,也要交付給菲利普斯。

  這意味着,盧燦的産業正在系統化,而菲利普斯财務公司的職能也要随之調整。

  與之相比,一家地産公司的投資正确與否,已經不在錢偉的考慮之列。

  錢偉在财經管理方面頗有經驗,很快便意識到盧燦計劃中有漏洞,他皺了皺眉頭,“阿燦,你投資的公司,控股公司不多,彼此關聯性不強,确實隻适合做線性管理,可是……”

  他遲疑了片刻說道,“線性管理的模式是圓心輻射式管理法,現在的問題時,我們的缺少總控調度機構。”

  錢偉的潛話題就是——收購銀行。銀行可不僅僅是存儲放貸機構,它還是最佳的投資管理總控機構。

  君不見,東瀛、歐美,哪一家财團不是以大銀行為源點的?

  盧燦呵呵一笑,“所以,錢叔您還需要幫我……物色合适的金融管理人才!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哈哈,那隻能……錢叔您親自出馬了!”

  這話聽得錢偉心理砰砰亂跳,可以說,他是全香江最清楚盧燦有多少産業的人,如果真的能成為這些産業的中控指揮官,自己絕對是名副其實的“打工皇帝”!

  “您自己……”

  “我的心思不在這上面,出個主意還可以,管理這些公司會煩死我的。這家中控公司成立之後,交給職業經理人來負責。”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還是更喜歡多跑跑摩羅街、樂古道什麼的。”

  盧燦連連搖頭,語氣很堅決。

  想要成立這樣一家中控機構,他現在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拿下大華銀行?

第4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