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有門口饒老夫人開玩笑說将阿蘿送給盧燦做條女的話,還有這重彩頭的由來。
盧燦拱拱手,笑道,“饒祖,天嘯樓的《近思錄》,小子慕名已久,可實在太貴重,不敢收。不如,您換個彩頭可好?”
“你要什麼彩頭?”
“饒祖學究天人,如果小子僥幸過關,還想請饒祖去虎園幫忙坐鎮……”
未等盧燦說完,老家夥揮揮手,瞪眼道,“莫非你還真的十拿九穩?等你過關,什麼都好說!餓着呢!廢話真多,趕緊開始,别耽誤我們半個小時後開席。”
饒老決策果斷,思維清晰,比饒永要強不少。若不是他潛心學問,饒家的大益貿商行,恐怕要比現在規模大得多。
不得不承認,這世上,有天才。
盧燦收起心思,手掌拍拍這三大本郵冊,示意這就開始。
半個小時,找十張散郵,價值超過拾萬港元,這種考校挺難的。
郵票是世界性的藏品,各國都有發行,每個國家的郵種又各不相同,再加上品類衆多,因此,如果有人對世界各國郵票全都能知曉,那肯定是謊言。
郵票收藏和錢币收藏,是收藏門檻最低的兩類,掌握三個原則即算入門。
其一是紀念郵票要比普票有收藏價值;其二則是錯票要比正票更值得關注和收藏;最後是早票比現發行的郵票更具投資性。
至于說各種類型的珍郵,那就需要一定的眼力。
盧燦想要在半個小時内,挑選出十張總價超過十萬錢的散郵,同樣需要遵循這三點。
一打開第一本郵冊,盧燦便意識到,饒家爺孫并沒有欺騙自己,這确實是饒宜蘿那丫頭的私人藏品。
郵冊中,絕大多數都是散郵,而散郵中超過八成是已經改過郵戳的“廢票”,也就是使用過的郵票。很多散郵,為了保證郵戳的完整性,還帶有剪得圓圓的郵戳封底。
真正的四方聯、版票并不多,如果是饒真頤的藏品,肯定不會這樣,也隻有孩子,才喜歡這種“收羅式”的集郵方式。
盧燦擡頭對饒宜蘿笑笑,贊了一句,“阿蘿還真是費了一番心血,不錯。”
那孩子正緊張的盯着盧燦,聽他這麼說,羞澀的用手臂擋在鼻下,不過,嘴角飄出的笑意,仍被盧燦看得清清楚楚。
盧燦翻閱的速度很快,他自動跳過郵票中的普通票,隻對某些紀念性郵票稍加矚目,不過,這畢竟是孩子收羅的東西,即便是紀念郵票,價值也隻是一般般。
第一本郵冊中,以港英發行的郵票居多。
盧燦很快發現第一個值得下手的目标——一張蓋有橢圓形郵戳的老牛皮紙信封。
“好東西!阿蘿真有眼光!”盧燦從郵冊中,小心翼翼的抽出這張老信封,摸摸紙面,字迹有些模糊,但還能辨别清楚,郵戳部位已經貼膜特别保護。
郵戳規格為33×28mm,戳内有英國皇室徽志和“HONG
KONG
POST
OFFICE”字樣,沒有郵寄時間,早期郵戳中就沒有時間這一項。
這雖然不是郵票,可卻是件好東西!
沒有郵票也是好東西?
這需要從香江郵政發展過程說起。
這張牛皮紙信封的郵戳是橢圓形,也就是說,它的實寄日期是1842年到1844年之間,距今已經一百四十年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