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女面前,男人總會不知不覺的開始賣弄自己的學識,尤其是美女還以一副崇拜的目光看着的時候。
屈家嶺文化是典型的江漢文化,以發現于鄂省京山屈家嶺而得名。
遺址中,以黑陶居多,灰陶次之,像這種響球,被發掘時大家都不知道幹什麼用的。
還是考古大家梁思永(梁啟超的次子)一言而決,他從山西的蛋蛋球,前朔曆史,最後認定,這就是當年“孩童玩具”。
事實證明,他的鑒定是精準的。如果說有疏漏的話,那就是,後人發現,這種陶球,可以用于競技、娛樂,是當時“大人們的玩具”之一。
想到屈家嶺文化,盧燦心中一動,自己這手中的東西,莫不是?
剛才隻顧着玩,還真的沒想到去鑒定曆史,現在,盧燦再看這些陶泥疙瘩,越看越不簡單。十二枚響球,都是灰陶制品,年代滄桑感非常飽滿,其中還有兩個小球略有損壞。
這種東西想要準确判定年代,真心不容易,盧燦也沒把握直接判定。
不過,虎園有辦法,去年進口了一台碳十四檢測機,能将陶瓷、金石、字畫的年代鑒定,鎖定在正負二十年。
有沒有可能是屈家嶺文化遺址中流出來的貨色?
盧燦覺得還真有可能!
盧燦頓時有了主意,他站起身來,對那夥計招招手。
“你們老闆在嗎?我想和他談點小生意。”
第560章
美女老闆
老闆不在店中,但櫃台内的長夥計電話後表示,半個小時後會到。
那就等等吧。
盧燦也沒閑着,這家店中的東西,未必适合售賣,但真的适合虎園展覽。盧燦甚至都有心将這裡的物件掃走一半,未來也許可以籌建一個别館——虎園中國古代玩具館。
這事,需等老闆來到之後再談。
程羽蓮童心未泯,不停的挑挑撿撿,半個小時挑出四套玩具,花了兩千港元,喜得兩個夥計眉開眼笑,對她越發奉承起來。
這四套玩具,自然少不了盧燦的建議之功。
一套四組,八個憨态可掬正在嬉戲的彩繪瓷娃娃,非常适合房間擺放;一件清末的沉香木華容道,很适合她無聊時玩玩;還有剛才兩人玩耍的一套十二隻的響球,自然要帶走的。
最後一套最有意思——明代實木蝶幾圖組合玩具。
這套香樟木蝶幾玩具,程羽蓮嘗試組合兩次後,立即就喜歡上它。
要不怎麼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的七巧闆,遠在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就有比它繁複十倍的燕幾圖。還有人為燕幾圖專門出了一本書籍,作者為佚名黃氏,書成于南宋紹熙甲寅年。
别小看這些玩具,《燕幾圖》一書,堪稱宋代家具風格的集大成者。
《蝶幾圖》同樣有本專門介紹的書籍,是一部組合家具的設計圖,作者戈汕,字莊樂,明代萬曆時的江蘇常州人。
《蝶幾圖》與《燕幾圖》一脈相承,某些命名都是相同的,如“鬥帳”“屏山”“石床”“雙魚”“枷鎖”等等。
兩者自然也是有區别的,譬如《燕幾圖》是以正方形為基本形制來組合的家具群,而四百餘年後的戈氏,創造出以斜角形為基本形制的組合家具。
蝶幾圖的構思,更為新穎變化更為多樣,形式也更為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