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謙嗎?不是,他是看不上同列八駿的其他七人!
“八駿”是他們還在大學時的稱呼,距今已經有十年,而這十年中,有且隻有落合俊典一人,全身心投入到學術研究中,根本不參與商業活動。
因此,落合俊典很自然的認為,自己的學識,已經将其他“七駿”遠遠甩開。所謂“八駿”,自然就是一個笑話。
狂傲歸狂傲,落合俊典這人确實有才學,畢業之後就跟着老師堀敏一研究東亞史,其在佛學經藏這一類别,成就非常突出,精研《大正藏》《敦煌經藏》《思溪藏》等諸多佛家典藏經書。
要知道,這裡的藏,可不是一本經書,而是一類别或者一座寺廟所藏經書,譬如《敦煌經藏》是指留存于東瀛的敦煌經書。
他曆時六年,于去年編撰完成的《大藏經研究彙編考》,被他的老師堀敏一譽為“戰後東瀛佛藏研究第一”。雖有為弟子揚名之嫌,可落合俊典的才學是被公認的。
就坑他!
武田次郎打定主意後,立即拉着落合俊典,往旁邊閃閃,指着盧燦方向,滴滴嗚嗚的耳語起來。
盧燦根本沒想到,馬來西亞鬥亮一事,武田次郎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他此刻帶着溫碧玉,正幫忙平輿姐弟,将紙箱子中的藏品取出,一一擺放在長條桌上。
他有這麼勤快嗎?
不是,他不過是想第一時間知道,平輿家藏品究竟是什麼。
第一個木匣子,就讓他悸動不已!
《續高僧傳》卷九、卷十七、卷二十一!
暗灰色的書籍封皮,被包裹在嚴嚴實實的牛皮紙中,經書切口處,兩片薄薄的象牙片壓實。這是保存書籍時常用的方法,以防止空氣進入書頁從而氧化紙面。
不得不說,平輿家對這三本經書的保存,真的很用心——即便是虎園博物館,也沒那麼資金使用象牙壓邊!象牙片壓邊有很多好處,例如不着色、吸汗漬(翻書時切口部最容易沾染汗漬)、韌性好、不會與紙張或者墨迹産生任何化學反應等等。
這三本經書,都是經折裝,雖然沒看到内文,可盧燦從古樸的封面,隐隐感覺,這就是唐初本!
《續高僧傳》,作者唐初道宣大師。
道宣,東漢富春侯錢讓之後,原籍吳興長城今江浙長興人,隋末唐初高僧,佛教南山律宗開山之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居終南山,故世稱“南山律祖”,而中國的律宗也被稱為“南山律宗”。
大師佛法精神,精持戒律,才學廣博,其律學宏著《南山五大部》,被後世禅林視為持身修行戒律。
不僅如此,他還編撰了佛門第一部目錄類書籍《大唐内典錄》,收錄了漢唐時期衆多的經律論書名目,以及許多極其重要的資料文獻,合計十卷。這部書也成為後世研究經藏史學家的重要參考資料。
《續高僧傳》是他的另一部高僧人物譜志,一共三十卷,收錄自南北朝到唐貞觀十九年的高僧四百九十二位,其中二百多位是配有畫像的。這部人物譜志,同樣也是後世佛學家研究漢唐佛學的經典文獻。
眼前這一匣三本,極有可能是《續高僧傳》正本!
盧燦能不激動?
隻此一匣經書,他就完全懂得長澤茂和高島義興為什麼要隐瞞自己!
換成自己,說不定要比他們更過分!
第574章
平輿藏品
這三本經書,怎麼會流落到東瀛?
這裡,不得不提到另一位高僧大德——鑒真!
為弘揚佛法,鑒真六渡東瀛終于成功,此後,中原佛教與東瀛,有了密切聯系。他留居東瀛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全面拔高東瀛的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等多方面的水平。
東瀛現存的唐唐招提寺,就是他主持下修建而成的,已經成為東瀛著名的佛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