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3頁)

  這些物品,我們不能為它扣上“來路不明”“搶劫所得”的帽子,譬如平輿家的《續高僧傳》、宋天聖三年的《道德經》等。

  這些通過正規渠道流落東瀛的物品,已知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東瀛“正倉院”。當然,如果祥傳樓真如相本家族所描述的那麼幹淨,祥傳樓可位列第二。

  所謂正倉,意思就是存儲珍貴事物的倉庫,古代東瀛的重要大寺院和中央官府裡,都有正倉,正倉所在的區域就叫做正倉院,和今天的金庫差不多意思。

  正倉院本來不止一個,然而在時代的變遷中,其他的正倉院都消失了,隻留下奈良東大寺的這個正倉院,于是正倉院就成了專屬名詞。

  那就是個大倉庫啊!具體藏品數目,無人知曉!

  不說其他朝代,單說唐朝,正倉院藏有四百多件唐代珍品文物,三百多件由中國傳到東瀛的唐朝同時期西域文物;一千兩百多件東瀛仿制的唐代文物……

  如果再加上其他時期的呢?譬如宋明?

  具體有多少文物,正倉院從未對外公開過!

  因此,對正倉院,盧燦一直垂涎不已。

  眼前這位頗有些嚴肅,傲氣的東瀛學者,就是正倉院的内部研究人員,他還是東大寺藏經樓研究員。呃,他自我介紹後盧燦得知的。

  溫碧玉翻過一隻倒扣的茶杯,為對方斟上一杯泡好的綠茶,盧燦伸手向對方做請茶示意,順口問道,“落合君,有事?”

  “早就聽長澤和武田兩人盛贊盧桑的漢學功底深厚,今天能夠認識,還請指教……”

  盧燦吓得一哆嗦,漢學功底深厚?上帝,那兩個孫子給自己扣這麼大帽子!

  虎園博物館現任全職員工中,隻有李林燦和饒真頤的理論水平最高,可即便是他倆,也不敢頂着“國學大師”的帽子——還缺乏時間積累。張博駒和福伯兩位老爺子,實戰強于理論,對古董有所研究,但不能稱之為國學大師,鑒定大師更合适。

  至于盧燦,他雖然靠兩輩子的閱讀量,對相關文獻有所了解,但……國學?還是算了吧,他連門檻都沒摸着呢!

  這個東西可不能吹牛,要死人的!

  盧燦連忙擺手打斷落合俊典的話,“落合君,你說的是我嗎?”

  “我上中大都是挂讀的,你覺得我漢學深厚?一定是長澤和你開玩笑的。”

  “我就一個對古董有點興趣和愛好的人,可不是你口中的什麼……”

  “是嗎?”

  盧燦的答案顯然出乎落合俊典的預料,他的嘴角挑起若有若無的譏笑,偏偏眼角還有着一絲獨孤求敗的傲氣,真正是個表情包。

  這表情……欠揍!

  盧燦忍不住刺了他一句,“落合君如果想要讨論漢學,我虎博館長助理戴靜賢,他是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關門弟子,也許能給你滿意答複!至于想要交流鑒定功夫,不才……還能看幾眼。”

  錢穆是誰?那是真正的史學泰鬥,國學宗師。戴靜賢今年三十多歲,受他教誨十多年,最近幾年又跟着李林燦,其國學、史學水平,肯定不比眼前這位差。

  盧燦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明顯,你别傲,無論是漢學還是鑒定實踐,你都不是個,虎博分分鐘有人挑你!

  原本以為他的臉色會很難看,哪些,他竟然雙手一合,面露欣喜之色,“盧桑此言當真?那位戴桑漢學功底很深?”

  也不等盧燦回答,他徑直站起身,似乎心癢難撓般扭了兩下腰,握起拳頭虛劃一下,似乎自言自語,“明天?哦不,明天有研讨會,後天?……下周一!”

  他那魔症般的動作,看得溫碧玉撇撇嘴,對盧燦吐了吐舌頭。

  “盧桑,我決定了!”他又一屁股坐下,興奮的咕了口茶水。

  “決定什麼?”盧燦莫名其妙。

  “我下周一去虎園!早就想去虎博看看,一直沒機會。另外,還請您幫我約見戴桑!我想和戴桑論東亞中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