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别院後的叢林,晨曦被層層疊疊的綠葉,過濾得極緻清透悅目。她立即歡欣的想要撲上去,這裡,安靜得隻聽到鳥鳴和風吹綠葉的簌簌聲,讓人頓生避世歸隐的沉靜感。
她歡快的沿着小徑,向前奔跑,捕捉着每一份讓自己感動的美景,這裡,讓她的音樂靈感,澄淨而空靈。
遠遠的,一對年輕的情侶,同樣穿着運動裝,正沿着小徑,向自己這邊跑來。對于多出來的這倆人,她沒在意,這種靜谧的環境中,多出兩位看着很舒服的人類,本身也是一種活動的風景。
她沒注意到,這兩人在途徑她身邊時,都不約而同的看了她一眼,她現在,沉醉于這方天地中。
在這溫泉屋中,竟然能遇到中島美雪?讓盧燦和溫碧璃有些意外,兩人都不是追星之人,隻不過在早餐時,多一點談資。
早餐後,盧燦和溫碧璃準備去西芳寺賞櫻花。今天趕巧了,西芳寺内,竟然還有月日古董市(每月一天),盧燦自然要去轉轉,中午趕回來就行,那時,安德烈他們應該到了。
陪美人,賞櫻花,順帶揀點小漏,何其惬意!
阿木去關西機場接人,盧燦和溫碧璃,帶着丁一忠,興沖沖出門。
兩人剛出大廳,另一側回廊中,三個女人嬉戲笑鬧着進了大廳,美智子看着出門的背影,輕咦一聲——背影很熟。
盧燦昨天離開北海道前,給伊藤忠商事打過告别電話,現在應該在香江,不可能出現在京都,美智子很快搖頭,否定自己的猜想。
“怎麼了?長澤君來了?讓我們的美智子公主,魂不守舍?”中島的心情很好,開玩笑說道。
“去你的!”美智子揚起粉拳,給她一記,“像是熟人,可能我看錯了。”
中島美雪出生于北海道,家境雖然比不上會津家族,可也是當地望族。她祖父中島武市,是會津簌平的合作夥伴——負責在東京、京都、劄幌等地分銷伊藤商會從東北運回來的物品。算起來,中島家族是會津家族的外圍勢力之一,中島武市更是在會津簌平的支持下,擔任過北海道帶廣市議會的議長。
因此,中島美雪與會津美智子自幼關系就非常好,喊“公主”雖然是玩笑,可并沒有錯——舊時東瀛藩主的女兒,就有“公主”的假稱(天皇賞賜的稱号)。
這次陪閨蜜美智子來京都,其實有“上門審查”的意味,這是北海道阿伊努人相親時的傳統,名為“姐妹審”——如果女方的姐妹覺得男方家人難以相處,是可以提出悔婚的。當然,這種傳統到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不過走個形式而已。
另一位安靜的女子,是會津美智子的堂妹,會津理子,今年隻有二十歲,和兩位“大姐姐”還是有些代溝的。
“理子,稍後我們一起去看櫻花,讓長澤那家夥多等會,看看他家究竟有沒有耐心、誠心對待我們的公主!你說好不好?”
見美智子“動粗”,中島開始“報複”,笑着慫恿理子,對她眨眨眼,開始使用自己的姐妹審權限,這一刻,她展現的是令外人無法想象的“鬼馬”。
原計劃,今天上午就要去長澤家拜見長輩。
“好啊,我還沒看過西芳寺的櫻花呢!”會津理子年輕,也喜歡“鬧事”,很快應承下來。
奇怪的是,作為一行的主心骨,會津美智子貝齒輕咬下嘴唇,竟然沒有反對——她内心深處,還是想要去驗證一下,剛剛出門的,究竟是不是盧燦和溫碧璃倆人。
因為京都地處盆地,西芳寺的櫻花,要比東京晚一周時間,花期更長。所以,盡管盧燦已經在二十天前欣賞過東禦園的櫻花,可這裡,依舊櫻花爛漫,落英缤紛。
與阿玉四處亂跑不同,溫碧璃性情娴靜,她執着盧燦的手,不緊不慢的一點點欣賞這片粉色的雲海。
盧燦的注意力不僅在櫻花上,他更關注櫻花樹下的一個個攤位,那裡就是今天的古董市。西芳寺的櫻花園不大,所以古董市的攤主也不算多,大約有五六十家,每棵櫻花樹下,都安置一個,很有規律。
與東京的古董市不同,這裡的貨品,更偏向于生活用品,更像“二手貨交易市場”。鍋碗瓢盆盞、綸巾衣帽、各種小家電、手表電器、穿過的和服、使用過的手包、二手的雜志漫畫及小說,諸如此類的物品,占據的比例非常大。
盧燦看了幾個攤位之後,就沒什麼興趣,想在這裡撿漏,近乎不可能,不過,溫碧璃很有興趣,尤其是對幾個和服攤位,留戀不舍。
也是,和服雖然穿起來繁瑣,可挂在粉色的櫻花樹下,或清雅、或鮮豔,很有感覺。溫碧璃性格溫婉,喜歡這種能讓男人化成繞指柔的和服,很正常。
她眼前的是一件粉白相間的和服,和服裡有白色的襯衣,襯衣的領子用夾子與和服固定在一起,腰帶不是一整條不用打的寬帶,而是完全手編的。
這件和服的衣袖為“色留袖”——未婚女性穿戴的和服,留袖上的三紋顯示,這件和服較為比較貴重,隻能在重要場合穿戴。
這一件,看起來很新,不過究竟是不是,不能肯定。在東瀛,租賃、購買二手和服,很普遍,有點類似于婚紗租賃。
盧燦可不想自己的女人穿一件二手和服,趁着溫碧璃在欣賞,他蹲身笑着與那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婆打了個招呼,問道,“哦巴醬(老婆婆)……您知道京都哪有售賣西陣織和服的嗎?純手工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