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有些昏暗,光線差所帶來的視覺不适,被他手中的強光手電彌補。平攤在地上的毛料,彼此之間留有一點縫隙,剛好可以從兩排毛料中間走過,卓侖的準備工作做得不錯,為看料節省不少時間。
盧燦自然沒有簡寨老爺子那般閑庭信步的風範,也沒有那種可怕的感覺,可他有自己的方法。納徳軒珠寶的翡翠毛料庫房中,囤積有數十萬塊毛料,盧燦是第一精選師,所有入庫毛料,都需要他過手并進行第一次分級。
如此龐大的數量,造就他特有的“快選”能力。
盧燦快速行走在這兩排三十五塊毛料中間,手電筒逐一掃過,另一隻手的小鐵棍,不停的在目光所落的毛料上敲擊,發出清脆的“叮叮當當”聲音。
這一番在外人看來茫無目的的動作中,他已經排除近一半的毛料。
這次賭石的本質,首先是價值鑒定,其次是速度鑒定。
也就是說,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三十五塊毛料中價值最高的那塊。因此,他需要首先找到的是缺陷而不是優點,進行快速排除!
譬如,料子太小,隻有五六公斤,這種小料肯定不會入選——除非有驚天奇迹,否則它所内蘊的翡翠玉質結構,肯定難以登頂。
又譬如有大裂或者活绺,亦或者惡癬等,有這些表象特征的毛料,其内部玉質結構,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往往也極難登頂。
四十秒後,摒棄因重量、表面有明顯惡症的毛料後,他眼前剩下還有二十塊毛料。
盧燦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在五六分鐘内,将剩下所有毛料全部仔細鑒定一遍,沒那水平!想要縮短與簡寨大師的時間差距,隻有在技巧上做文章。
因此,他所能采用的鑒定方法,有且隻有一種,那就是——估測鑒定。
估測是礦場賭石堆選料常用的手法之一,通過毛料的重量、表症、透光性、光澤、翻沙、皮紋等因素,快速預估毛料的價值。不需要通過打細光、也不需要單獨研究某一處細節來判定具體價值,因此,它所耗費的時間會很少。
這種方法并不精确,但在賭石高手手中,它的準确率依舊會超過八成。
盧燦需要在一分鐘到兩分鐘内,将這些毛料進行價值估測,并進行粗略排序。
此時,他已經彎腰蹲身,小鐵棍已經被插在口袋中,一手手電,另一隻手在這些毛料上“亂摸”——感受皮殼帶給自己的第一觀感。
這一批毛料,都出自于帕敢場區會卡場口的同一批料子,皮殼總體趨同,顔色一水的棕色,皮殼表現趨同。但玉質結構種地不同,還是能在皮殼風化程度上有所體現,能讓他有了第一手感官。
二十塊毛料的估測工作,終于在一分五十秒内完成。
現在,他需要抽樣——從這二十塊估測毛料中,抽取四塊進行仔細鑒定,以這四塊細料來确定自己評估的準确率如何。
他很自然的選擇價值估測排序中的第一、第三、第五和第酒來做詳細鑒定。
如果詳細鑒定後的結果,證明這這四塊毛料與自己的估測相近,那證明自己剛才的評估鑒定,有九成五的機率是準确的。至于為什麼要選擇價值排序第九,那是為自己後面可能不需要詳細鑒定毛料立一根杠杆。
另外,想要印證準确率,還有一個“義工”——兩人的鑒定是穿插進行的,簡寨大師每次選擇都會幫自己證明一塊。
選擇出來的這四塊毛料,詳細鑒定的時間,也隻能控制在一分鐘,這樣自己才有可能跟上簡寨大師的節奏!
這次賭石,自己真的全力以赴!
至于說取勝,盧燦不認為還有機會——簡寨大師極有可能真的将前十的毛料做過排序。他剛才鑒定的順序,和自己完全不同,選擇的是自己看好的二十塊,每一塊都上手摸摸。
因此,他很可能真的實現後面每塊毛料的選取,隻需要進去,指出,然後出去。五秒時間都多算了!
而自己因為是估測,同時還需要根據簡寨大師選擇結果來判定下一塊的選擇,時間上肯定不必上他。因此,想要輸的不難看,隻有在第一輪選擇上,時間比他少一分鐘以上!
價值估測排名第一的,就是那尊二百五十公斤的大料!
這塊毛料形狀有些意思,圓滾滾的柱形,立在那裡如同一隻高一米二的大石碾,又有些像大冬瓜。
其表皮有一條很深的溝壑,兩尺長,最深處有兩寸,溝壑最寬的地方也有兩寸,這不是裂,而是毛料形成過程中,被火山噴發所攜帶的某些物質侵蝕的天然痕迹。
什麼溶液能侵蝕石頭?太多了,大多數火山岩漿中的都含有強酸溶液——火山灰是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