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一直覺得,中國瓷器的落後,并非在瓷器質量,而是造型……缺乏創新與創意。
……
盧燦與溫碧璃,随着溫季宸兩人一道出門,他們需要趕往尖沙咀九龍倉。
今天,德銀投資的項目組,将前往尖沙咀會德豐董事局,遞交購買申請。盧燦也将參與第一次會談——牽扯到馬登家族的藏品。
前天,安德烈和胡生來香江,彙報投資南宮夢遊戲的項目成果,盧燦便将準備接盤馬登家族在太古地産中股份一事,征求他們的意見。
盡管地産走勢不太好,可兩人都沒有表示反對——太古集團的穩健,素有聲譽,能插手弄點他們旗下産業股份,對長期持股而言,肯定不是壞事。
若不是地産業走低,德銀投資想要接盤,怕是還沒這機會。
會談時間約定為九點半點,這……可能會遲到,都是溫季宸和馮國輝兩人堵門鬧得。聽盧燦嘀咕,溫碧璃扔給他一雙大大的白眼。
會德豐的核心産業分為四大闆塊:會德豐股份(航運公司)、隆豐國際(商貿)、九龍倉集團(碼頭及貨倉)、會德豐地産。
其中,九龍倉集團已經在兩年前被包船王收購,曾發生過聞名商界的“九龍倉之戰”。也許,正是這一戰,讓約翰·馬登對香江市場失望。
盧燦行将抵達會商的是會德豐地産。
曾經赫赫有名的會德豐地産,現如今的産業,也大幅度萎縮,尤其是将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出售後,更接近空殼,如果自己順利接盤太古地産中他們的股份,那會德豐地産,也許可以摘牌。
從沙田到尖沙咀有些距離,好在運氣不錯,今天沒堵車。
等盧燦趕到會德豐大廈時,剛好九點二十,胡生帶領談判小組,正在樓下焦急等待。陪在他們身邊的一老一少。
老者是會德豐地産的總經理張玉良,另一位則是見面沒幾天的安東尼·馬登。
安東尼看向盧燦的神色有些複雜——那天見面之後,他就聽父親說起這事,可是那晚,這家夥見面絲毫口風沒有吐露。
第642章
安妮夫人
記得某相聲名段中,有個笑點“老約翰中藥店”,現在,盧燦眼前這家中藥店的招牌,就是“老約翰”。
見盧燦盯着招牌發愣,安東尼笑着解釋,“我母親在中海長大,當時隔壁有家中藥堂叫慈寶堂,老東家很善良,經常免費給窮人拿藥,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父親五十歲時,身體開始不太好,當時靠一位中醫的湯藥秘方來療養,于是我母親便建了這家老約翰中藥店,了解她年輕時的慈善心願。”
“Aunt大善。”盧燦醒然,忙點頭贊道。
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胡生帶人與負責會德豐地産的張玉良先生團隊,直接進入談判的細節問題。盧燦出面,隻是招牌,他很快被同樣是招牌的安東尼拉走。
兩人出會德豐地産大廈,來到他母親安妮工作的地方,就是眼前的老約翰中藥店。安妮是馬登家族的收藏管理者,年輕時學過油畫。盧燦想要收購馬登家族的藏品,自然需要她的點頭。
店中人不少,一位四五十歲的華人中醫,正在給病人号脈,後面還有長長的隊伍坐在小凳上等候。櫃台後的夥計,忙着給開方的病人拿藥,掌櫃的則在旁邊叮囑熬制時的禁忌。櫃台後面則是一組組的抽屜櫃。
繞過前店,後面是工坊,同樣有兩人,一位在翻曬各類中藥,另一位則在碾磨。
一名外國老婦,竟然開了一間純正的中藥堂,真是讓盧燦無語。
“母親!”安東尼說話的對象,是曬藥的那位。
呃?盧燦還真沒想到。在他的印象中,安妮·馬登應該是位優雅、充滿藝術氣質的老婦人,和眼前這位白色大褂、帶着頭套的女人,差别太大了吧?
他跟着喊道,“Aunt,您好!”
“我的小安東尼來了?嗯?還有那位帥氣的年輕人,你好。”這位六十多歲的老婦,第一句話就給盧燦留下不錯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