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銀行大廈的樓下,散落着一家家的古董藝術品銷售店、質押貸款中心、典當行等與藝術品交易有關的店鋪。
呃,想要拿到銀行典當質押的藝術品,一般都價值不菲。因此,這裡成為巴黎最高等級藝術品交易市場,也就成為必然。
1975年,巴黎市政府順勢而為,在第八區正式成立“藝術品交易市場”,将這裡打造成法國最高端的藝術品交易平台。蘇富比、佳士得、索斯比等拍賣行在這裡都設有分公司。
這裡的貨品特點就兩個字,好、貴。
盧燦在第一家店鋪中,就看到一幅名家名作,被懸挂在側牆,那是夏爾-埃米爾·雅克的作品《鄉村牧民》,尺寸80x65厘米,标價,六十萬法郎。
看得盧燦都撮牙花!
這幅畫很貴嗎?如果以二十年後的眼光來判定,一點不貴,甚至是撿了大漏。埃米爾·雅克是法國“巴比松畫派”的主要成員之一,其畫作是拍賣會的熱門追逐品,普通的中幅畫作的拍賣價都在兩百萬美元左右。
可是,現在畢竟不是二十年後,這就有些小貴了!
這還是第一幅,還有沒有其他名家之作?其他商店呢?盧燦感覺,如果都按照這種價格收購,自己再有錢也架不住這樣消耗。
店鋪面積不大,今天周末,店中除了盧燦,還有一對中年夫婦顧客,正被一位年輕的侍者熱情招呼,看的也是那幅油畫。
店老闆坐在櫃台後,眼鏡耷拉在鼻尖,見盧燦進來,他的眼皮從鏡片上方翻翻,便沒再理睬——太年輕,又是東方人,很自然的被他忽略。
沒人理會更好,盧燦叉着手,沿着另一側的牆壁,逐一欣賞店中的貨品。
油畫是西方藏品的主流,等同于中國古董中的字畫;其次就是銀器和銅雕,地位要比瓷器稍高;第四是玻璃器皿,成套的老玻璃器,在燈光下非常耀眼奪目,素未中産階級家庭喜歡;在它的後面,大約能排上鐘表和珠寶配飾。
這是西方收藏的五大類,因此這家店的貨品,也是圍繞這五類來陳設的。至于皮包、錢币等小件物品也有,數量不多。
至于說東方藏品,對不起,一件都沒有。
想要在這種專業性店鋪中撿漏,近乎不現實,盧燦沒這想法,老老實實的隔着玻璃框,一件件欣賞着貨品。
讓盧燦十分吃驚的是,在櫃台中還有一件很特殊商品,一件壓杆式家用海綿拖把。
揉揉眼睛,盧燦确信自己沒看錯,這就是一件含長杆、一固設于該長杆一端的擠壓器、一海綿、以及一連杆裝置的現代海綿拖把!
這玩意怎麼跑進藝術品店鋪銷售?它不應該出現在日用百貨店嗎?
還有,這件東西,标價太尼瑪貴了吧?一件家用拖把的價位竟然要三百萬法郎?!黃金的?可怎麼看都不像啊?
而且做工也太糙了吧?怎麼看着都像孩子的玩具,沒有半點工業生産的痕迹。
瞅見不遠處的夥計,正捧着手站在那沒事,那對夫婦顯然想要自己參觀。忍不了,盧燦對那夥計招招手,指指這件“海綿拖把”。
盡管不覺得盧燦會是大顧客,可那位侍者還是帶着笑容走過來。
“先生,你詢問的是這件魔術拖把?”
魔術拖把?倒是有些形象。盧燦問道,“它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對夫婦送到我們店中寄賣的一項專利發明。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家用萬能拖把,是今年法國最佳手工業者獎金獎獲得者……”
那位侍者一邊介紹,一邊指着旁邊的一沓資料,介紹開來。
盧燦有點暈,合着這家古董店還捎帶着販賣發明專利?
法國最佳手工業者獎簡稱MOF,此獎項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法國著名藝術評論家魯西恩·克羅佐的倡議,當時他提出法國應該舉辦“全國勞動技能展示”大賽。
這一理念後來由阿爾伯特·萊布倫所實現,1924年他首先成立了一個組織委員會,自己擔任會長。并且于當年在巴黎市政廳舉辦了第一屆最初的最佳手工藝人大賽,參賽選手是來自法國手工業協會的23歲以上成員,這大賽的獎項被稱為“法國最佳手工業者獎”。
在1924年完成了此一理念,并在巴黎市政廳展出,除了推廣手工藝文化,并邀請各地工藝者在此一較高下,選出法國最佳工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