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1頁)

  “有什麼需要,請随時召喚。”

  博拉并沒有陪同,給他遞上一杯咖啡後,很快微笑着告辭下樓。

  盧燦的注意力并沒有在油畫方面,他被眼前一張彩色琉璃器套件的照片吸引。壺、盤、盞、杯、勺、調羹、糖罐,一共有二十一件,很完整的一套。

  整套玻璃器皿的色澤統一,造型端莊,配飾華麗。

  器具的邊部和中心圖案,都是采用“重描金”以及“堆塑琺琅花”的技法完成裝飾,顯得富麗堂皇。

  這套玻璃器皿,堪稱十七世紀威尼斯玻璃工藝的巅峰之作。

  盧燦更看重的是這套玻璃器皿的來曆——這是一套十七世紀威尼斯商人為法國孔代親王所定制的玻璃器具。

  波旁王室曾經使用過的器皿!

  孔代親王就是法國波旁王朝支系旺多姆伯爵的“代稱”。這一家族其實并沒有封國或者封地,所擁有的城堡,還是盧森堡的瑪麗公主下嫁給旺多姆伯爵時,帶來的嫁妝。

  不過很幸運,他們的祖上,也就是瑪麗公主的兒子,曾經過繼給遠房表親波旁公爵夏爾三世做繼子,并順利成為新一任的波旁公爵夏爾四世。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夏爾四世的兒子路易成為第一代孔代親王,這個封号在家族男系中傳了十代,一直到1830年波旁王朝徹底覆滅。

  盧燦怎麼知道的呢?

  所有器皿上都有孔代親王的家族徽章——盾牌内一道斜杠,很好辨認。當然,更多的信息,還是來自于照片下方的文字介紹。

  盧燦的手指,在咖啡桌的響鈴上嗯一下,不一會有人敲門,“請問,有什麼能幫您?”

  正是那位年輕的侍者。

  “我需要見到這套孔代親王的玻璃器,辛苦了。”盧燦指指照片。

  盧燦要的這套老玻璃器皿是店内的一等品,價值不菲,那侍者眼睛閃了閃,笑容更殷切,躬身說道,“我這就去辦。”

  這套琉璃器同樣是寄賣品,銷售一件寄賣品,店家可以從中抽取百分之十,利潤還是很可觀的。盧燦的兩項購買要求,能給店内增加不少收入。

  不一會,店老闆博拉拎着一隻牛皮箱子進來,放在盧燦面前,“您要的第三世孔代親王定制玻璃器,請過目。”

  “謝謝了!”盧燦站起身,戴好手套,準備上手看看。

  博拉将皮箱搭扣解開,掀起箱蓋,箱子内每一件器皿,都被固定在硬紙闆上,彼此之間塞着厚厚的棉花。

  所有的玻璃器皿都被取出來,顔色與照片上略有差異,實物微微泛幽藍色,這是老玻璃器皿特有顔色。

  钴元素當時還沒有被發現,以威尼斯商人的技術,是無法除盡玻璃溶液中的钴,而钴作用在玻璃種,就呈現天然的幽蘭。

  真正的彩色玻璃技術,一直到二十世紀初年才徹底成熟。

  最老的玻璃一般都是綠色,這是因為當時的技術無法除去石英中的鈣質;加入少量金粉,玻璃會呈現紅色;加入銀粉則呈現黃色;加入一定的铵,玻璃就變成妖豔的紫色;還有其他色料,如銅是瑪瑙色;氧化锂是大理石顔色……

  盧燦拿起面前的最大器件,玻璃咖啡壺。

  南瓜型,雙層蓋,蓋提紐為雕花镂空,曲柄有棱,壺嘴天鵝狀,型制優美。

  沒戴手套的左手,摸摸壺壁,有點澀——老玻璃器皿同樣有包漿,它的特點是澀和花,入手有微微的遲滞,與瓷器包漿的潤滑完全不同。

  揭開壺蓋,并起食中二指,在壺内走一圈,壺壁厚度并不均勻,這也符合十七世紀威尼斯商人的技術水平——當時吹制玻璃很難完全把握厚度。

  這件南瓜壺的蓋内和底部,都印有孔代親王家族的徽标。

  盧燦再度看看其它物件——鑒定玻璃器皿是否是老物件,需要從氣泡、色差、溶迹、紋理四個方便來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