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3頁)

  盧燦可不認為自己已經重要到連法國一流政治家都需要巴結的程度。對方在八年前就曾經擔任過法國總理,年紀輕輕就被譽為戴高樂遺産的第一繼承人。這種人會真的因為狗秀或者銀行客戶就想要找自己拉關系?

  想不明白自己能幫到他什麼,盧燦搖搖頭,換了件T恤,帶着丁一忠下樓。

  趕到一樓咖啡廳,要好包間,便看見雅克笑眯眯走過來,還有一位安保跟在身後,手提一隻皮箱。

  與盧燦握手後,他示意安保将皮箱放在桌上。

  “維文,據我所知,你還是一位優秀的鑒定師,對嗎?”他揚揚眉,表情有些得意,“恰好,我也是一位中國青銅器愛好者。”

  嗯?讓自己幫忙鑒定物品?盧燦看看皮箱的大小,八成是了。

  盧燦配合着露出驚訝的表情,“啊呀,這可真沒聽說過。”

  其實他知道雅克的青銅收藏愛好,還知道希拉克與中國多位青銅器鑒定大師關系不錯,譬如上博副館長陳克倫、青銅器鑒定大家馬承源先生,還有,他在七八年訪華期間,成為第一個參觀秦始皇兵馬俑的外國人。

  希拉克頓時哈哈大笑起來,親手打開皮箱,“我最近購買了一件青銅器,存放在銀行保險箱中。維文幫我看看?作為報酬……今天的咖啡我請!”

  “好啊,我也剛好見識見識您的藏品!”盧燦搓搓手,真的沒想到對方竟然是來求鑒定的。

  皮箱打開,裡面被填充了大量泡沫,看到躺在其中的物件,盧燦啞然失笑,真正有意思,下午入手一件牢鼎,現在又看到一尊羞鼎。

  羞就是滋味鮮美的調味羹,“緻滋味乃為羞”,意為羞鼎是用來置調味羹的小鼎。

  “嗨,你幫我看看,這小鍋是什麼時間的?”雅克雙手将這尊羞鼎捧出來,放在桌子中央,向盧燦伸手示意。

  這尊鼎不大,含蓋高為三十五公分左右,鼎為圓形,雙耳方孔,耳飾斜方格雲紋,腹飾蟠虺紋,犀首紋膝,三隻馬蹄足,膝上的圖案,還有蓋上的紋飾,怎麼看都像是文字,蓋為穿孔紐提。

  鼎身呈現灰白色,銅鏽的一種,屬于氯化亞銅氧化色。

  青銅鏽色通常有:白色氧化錫,灰白色氯化亞銅,亮綠色堿式氯化銅,淺綠色堿式碳酸銅,紅褐色氧化亞銅,黑色氧化亞銅,靛藍色硫化銅,藍色硫酸銅。

  呈現白色、灰白色的青銅器,多出土在中國南方,那裡土壤潮濕,這種色彩屬于水氧化;而亮綠色和藍色等銅綠,屬于空氣氧化,常出現在西北和北部地區。當然,這一标準也不是絕對,譬如川地出土的很多青銅器,也是亮綠色,與所處環境關系更大。

  盧燦将羞鼎蓋子捧起,用平攤在桌面上,用兩根手指指腹輕輕觸摸鼎的内部,有輕微的凹凸痕迹——羞鼎較薄,外壁的鑄造紋飾,經年累月之後,會在内壁形成凸痕。

  真家夥!

  通過銅鏽的判斷,盧燦感覺這尊羞鼎出自南方楚國——也就是屬于楚鼎。虎牢博物館的楚鼎數量相對較多,大小一共二十多隻,很好判斷。

  另一個支撐盧燦鑒定結果的,那就是“銘文”,非常難以辨識——春秋時期的楚國文字,自成一體,秦國文字、齊國文字差别較大,更接近鳥篆。

  在篆書的基礎上,附加鳥形裝飾,使文字藝術化,此即所謂“鳥篆”的起源。如楚王孫魚銅戈銘文共有六個字,均附有鳥形,富有情趣,表現了楚人對鳥類的特别鐘愛。

  屬于與中原古文字有淵源關系,但又不盡相同于中原甲骨文、銘文、篆文一脈相承的“古篆體系”。

  一共有八個銘文,分散在三隻馬蹄足的膝蓋上,還有兩個文字則在鼎腹。出門匆忙,沒帶放大鏡,盧燦隻得趴在羞鼎前,一點點仔細觀看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

  一直觀察了十多分鐘,他才緩緩擡起頭來,神色有些凝重。

  “鑒定出結果了嗎?”雅克剛才一直饒有興趣的打量盧燦,這會兒見他停下來,似乎有了結論,忙笑着問道。

  盧燦點點頭,手指觸摸着鼎上的銘文,心中發苦,想罵娘。

  這又是一件被盜竊的文物,而且它的“兄長”非常有名——皖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楚大鼎!号稱中國第一圓鼎的“楚大鼎”!

  楚大鼎高113cm,口徑87cm,腹深52cm,重達400kg,絕對是實足的“重器”。鼎腹下刻有“安邦”二字,可見當時就是楚國用來鎮國之用。

  是的,這尊羞鼎的紋飾與楚大鼎的一模一樣,而且銘文中的兩個字,在楚大鼎上也出現過,盧燦憑借技藝,想起它們——“鼍音馱鼓”。

  鼍是揚子鳄,在古時候,這種動物絕對算是“神獸”,鼓并非樂器鼓,而是代指圓腹扁平狀青銅器具。鼍音馱鼓就是神獸背負的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