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5頁)

  “衆所周知,金融之都,紐約第一,倫敦第二,東瀛第三,至于巴黎……呵呵,偶爾能在前十看見它。”

  “英法經濟總量差别不大,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差異呢?”

  “這與他們開放的金融政策直接相關。”

  “英國金融政策開放,受惠的不僅僅是國内私人金融資本,更為國營金融機構松綁,他們能很好的适應适應市場需要,對接外資,最終又反作用于自身金融體系,帶動英國金融業的高速發展。”

  盧燦揚手花了個圓圈,“這就是正确的、直面市場的、甚至有些殘酷的金融法則的巨大作用。”

  “這也給法國金融機構一個很好的啟示——有時候并不是國有化越徹底約好。”

  雅克走上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就在審計院,還分别擔任過就業和财經的國務秘書,他對金融業的了解,絕非泛泛,聽着盧燦的暢談,隐隐的點點頭。

  認可對方的說法,并不代表就一定會附從。

  作為老牌政客,雅克的心智如同堅果,他面帶微笑,等盧燦結束話語時,反問一句,“維文對英國金融政策很看好,可事實上英國的經濟情況同樣也不樂觀。”

  他攤攤手,說道,“英國的失業率很高,通貨膨脹加快,産業發展明顯動力不足……并不比法國好多少。”

  好吧,他說的是事實。

  八十年代的歐洲,經濟發展變緩,英國鐵娘子上台,采用的方式,與法國密特朗的方式截然不同,她在竭力的推行國有資産私有化,而密特朗則是竭力提升國有資本比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盧燦不是經濟學家,其根本問題他從未考慮過,不過,在他的印象中,英國問題要比法國更複雜,牽扯到英國與前殖民地國家也就是英聯邦的市場關系,還有就是英國與歐洲大陸也就是現階段歐洲共同體的關系定位,始終處理不好,這極大的影響英國商品出口市場。

  “你認為英國經濟停滞……因為出口緣故?”盧燦的回答讓密特朗有些錯愕,這回答……是不是太随意?

  盧燦聳聳肩,“也許……這是原因之一。”

  他先握起拳頭,“目前世界上美、蘇聯、東瀛、西德,東德,是公認的五大經濟體,如果我們靠印象來分析,就會發現有些意思。”

  然後翻出大拇指和食指,“美蘇像個大水池,有足夠大的市場,來消化國内産品,他們的經濟快速發展,不難理解。”——八十年代初,蘇聯的經濟很牛的。

  他又将剩下三根手指翻出,“再看東西德,還有東瀛,他們自身的水池不小,更為重要的是,出水口順暢。東德的産品流向東歐和蘇聯,東瀛和西德的産品,流向北約和美洲。”

  盧燦笑着調侃道,“歐洲市場其實也是個大水池,隻不過,往這水池中放水的河流太多,池子的擴建速度,跟不上流入的水量,自然也就經濟停滞。”

  “水池理論”來自于三十年後央行行長周小川,周版水池理論,說的是貨币政策,盧燦改為經濟政策,被盧燦描述的似是而非。

  道理很淺,争議也有,但已經算是理論體系,這讓雅克再次對眼前的東方年輕人刮目相看。他輕輕鼓掌,點頭贊賞,“你……會是一名傑出的經濟學家和金融領袖。”

  “可我更想成為一名收藏大家。”盧燦揚揚眉,逗趣道。

  兩人再度哈哈大笑。

  到現在為止,盧燦依舊沒摸透對方的來意,能肯定的是,他不是來問政的——雅克背後有一幫經濟學家幫他制定經濟政策,超過盧燦太多。

  黑咖啡已冷,口感苦中帶有一絲絲的澀味,盧燦索性将剩下的半杯,擱在那裡,可雅克依舊在一點點的品味,直至見底。

  “我在法國商行中,還有一點股份,你……有興趣接手嗎?”雅克擡起頭,輕描淡寫的說道。

  盧燦一怔,旋即爽快的點頭,“可以!”

  ……

  送走雅克之後,盧燦沒再上樓,他需要整理一下思路。

  雅克為什麼要将法蘭西商業銀行百分之七點二的股權,轉染給自己?原因對方沒說,不過能猜到一點,那就是他有志于五年後的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