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朋友購買德國老銀器,一定要注意,德國銀有一個地方需要特别留意——1823年德國的金匠們研制出一種完全不含銀成份的白色金屬白銅合金,成份是60%銅、20%鎳、20%鋅,也常被叫做德國銀。
這種德國銀器,就是坑爹貨色,除了一點藝術價值外,基本不值錢。
托馬斯為什麼又要強調這是德國800銀呢?蓋因為800銀在歐洲大陸來說非常普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波蘭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會使用此标準,還有些價值。
一整套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使用過的800銀老銀器,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這裡又出現“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同樣需要簡單了解一下。
這一家族是歐洲傳統的“王公家族”,起源于神聖羅馬帝國中後期。
公元118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剝奪了他的敵人“獅子亨利”的領地巴伐利亞公國,把它賜給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奧托一世伯爵,從此該家族一直統治巴伐利亞直到1918年。
他們一共統治巴伐利亞七百多年,在德意志民族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三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成員中有兩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德維希四世(1314年—1347年在位)和查理七世(1742年—1745年在位);一位當選為德意志國王——普法爾茨的魯普雷希特(1400年—1410年在位)。
1918年,巴伐利亞王國君主制覆滅,路德維希三世及其後人,流浪歐洲各國,日子過得不算好。
托馬斯的這套銀器,購自于路德維希三世的第三個兒子弗朗茨的後人,弗朗茨的夫人是克洛伊公主伊莎貝爾,也出自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您是說……弗朗茨與伊莎貝爾的後人,現居法國?”盧燦對這條信息很感興趣。
“弗朗茨王子的一位孫子,現在居住裡昂,這套銀器就是他出手的。”
托馬斯站住腳步,似乎看透盧燦的想法,笑着搖搖頭勸阻道,“卡瑟爾(弗裡茨的孫子)現在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家徒四壁。”
此時的歐洲,所謂的自由職業者,就是“失業者”的另類稱呼。
“不不!”盧燦擺擺手,擡頭看看托馬斯後,說道,“你知道我在香江有一家博物館。今年八月份,歐洲館的第二館開業,我還想要收集一些歐洲中世紀的藏品,填充期間。”
盧燦攤攤手,“館中的歐洲藏品,德意志的東西很少,正在四處征集。”
之所以和托馬斯說得非常明确,就是希望從他口中得知那位卡瑟爾的具體信息——卡瑟爾本人無用,可是,可以通過他來聯絡一些德國傳統貴族,幫忙搜羅那些家族中的藏品。相信這份工作,那位失業的卡瑟爾,還是有興趣的。
另外,盧燦也想通過這番表白,為“拿下托馬斯藏品”埋下伏筆——現如今盧燦的收藏觀念與當初兩人交易時,發生很大改變——有文化和曆史價值的歐洲藏品,他照樣收購。
“NO……!”托馬斯一聲略顯誇張的哀嚎,雙手揚起,向蒼天祈禱。
呵呵,他已經聽明白盧燦的意思。
盧燦這種資本鳄魚,大範圍搜羅歐洲藏品,對于他這類小藏家而言,是一場災難——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内,歐洲藏品的價格,會繼續往上走,他們小藏家還怎麼活?
“嗨!我們可以合作!”他拍拍托馬斯的肩膀,安慰道。
盡管知道對方的表情浮誇,歐洲人的戲精作怪,可盧燦還是有些不好意思——請人幫忙還要斷人飯碗。
“看來,我的藏品,很難再增長了!”托馬斯聳聳肩,無奈的說道。
呃,這也是托馬斯在暗示盧燦,自己的藏品,不賣!
好吧,對他點點頭,表示自己聽明白了,笑着說道,“如果你有信息,可以告訴我。我會給你比市場高一些的信息介紹費。”
文博圈中,信息介紹費是常例,不少文物掮客,就是靠它為生。托馬斯是法國小有名氣的金銀器收藏家,他手中的資源還是不錯的。
“OK!”托馬斯終究還是個生意人,很快想明白——想要阻攔盧燦,明顯不現實,那麼最佳選擇就是從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很快,他就有了反饋,“卡瑟爾的信息,我會留給你,如果需要我打電話,你可以直接說……這條信息是我附贈給您的。”
嗯?這麼快就有反饋?
對方這麼說,是典型的賣好,也就是同意自己的說法,而且盧燦還聽出他話中的意思——托馬斯手中真的有别人出手物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