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8頁)

  “在哪兒?爺爺,您從哪兒發現藏真的痕迹?”最興奮的莫過于饒宜蘿。

  小丫頭聽過太多的藏真手法,單單盧燦,就接觸過硯台藏真、筆筒藏真還有夾畫藏真等等,她還沒接觸過“藏真”物件,這可是第一次親眼目睹。

  圍着這尊四面佛轉圈,可惜,她的眼力勁還要差點,根本就無法發現藏真痕迹。

  幾人笑眯眯看着她,都沒有回答。

  福伯忍不住提醒道,“阿蘿,你忘了藏真物品驗證常用的手法嗎?”

  阿蘿吐吐舌頭,有些不好意思,她意識到,這是兩位師傅和爺爺考驗自己呢。

  很快,她就從鑒定桌的抽屜中,拿出一枚小皮錘,從四面佛的蓮花座開始敲擊。張博駒老爺子和饒真頤相視而笑。

  丫頭挺聰明的,這種藏真佛像的驗證,敲擊,是驗證它是否空心的最佳辦法。

  盧燦在旁邊陪着笑笑,說實話,他也還沒有找到藏真的“漏點”——藏真痕迹。

  他也抵近佛像,手指輕輕觸摸上這尊四面佛。

  四面佛,其實不是佛,而是神——原是印度教、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是創造宇宙之神,梵文字母的創制者,在東南亞的小乘佛教中,他是掌握人間榮華富貴之神。

  這尊佛像,鑄銅鎏金,整高一米二,蓮花座約有二十公分,佛像身材纖細,正襟危坐,全身鎏金,有幾許破損,東南西北四面都同一面孔,同一姿态,外形近似中國佛像。

  四面、八耳、八臂、八手,他的每隻手中所執之物,均有其深長意義:一手持令旗,代表萬能法力;一手持佛經,比喻智慧無邊;一手持法螺,代表賜福;一手持明輪,這是消災、降魔、摧毀煩惱的法器;一手持權仗,表示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壺,隐喻賜福解渴、有求必應;一手持念珠,宣示佛教的六道輪回;一手持接胸手印,預示着庇佑。

  這麼多法器,以及如此衆多的美好寓意,這也是四面佛在東南亞大受歡迎的根本原因——拜一尊佛像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他的香火能不旺盛?

  如果按照佛像鑄造所留下的錫焊線來看,整座佛像采用的是三段鑄法,即蓮花座、佛身、佛首三部分,然後鑄澆錫焊——用錫焊來融合銅器的技術,早在中國商周朝就已經相當成熟。

  如果再細分,每一部分,又采用四分範——四個子範合作一起,構成整段,譬如四面首、四面身、蓮花座。

  再加上單獨鑄造的八條手臂,這座四面佛,其實是由二十個單獨部件構成。

  想要在這二十個部件組成之前,設計好“藏真的洞窟”,還很的要費一番腦筋。

  饒宜蘿敲擊蓮花座,盧燦聽聽,聲音沒什麼奇怪的,于是将目光挪到佛像腹部。

  藏真佛像,很多時候都會選擇佛像肚子來設計,可這件四面佛,不是彌勒佛,佛像身體明顯偏瘦,線條很柔和,并無突兀之處。

  盧燦的目光,最終落在四面佛首以及頂端的佛冠上。

  這裡,是最有可能儲藏物品的地方。

  盧燦踮起腳尖,屈指在佛冠上輕彈一下,“噹……”聲音很脆,銅鑼音,就是它了!

  如果不是空心,哪兒來的脆響?實心銅佛,聲音很悶。

  找到空心處,并不意味着這就是藏真佛像——很多銅像都是銅皮焊接的,内部空空如也。饒真頤憑什麼如此肯定這就是“藏真佛像”呢?

  這裡面自然有講究。

  一般藏真的物件,外部都會或多或少留有一絲線索,以供後人發現——藏真者自己也擔心,掩藏的物品萬一始終沒有被發現,怎麼辦?

  “阿燦哥,讓我來!”盧燦正準備對佛冠動手,衣襟被饒宜蘿一拽,回頭看看,她正皺着眉頭鼓着腮幫子,一臉的不高興。

  剛才興之所緻,竟然打攪了她的鑒定,搶先找到空洞,惹得她很不開心。盧燦撓撓頭,賠笑道,“啊哈,我們的阿蘿來!”

  趕緊從旁邊端來一張椅子,又扶着她站上去,丫頭這才轉怒為喜。

  因為饒真頤已經動過手腳,饒宜蘿再找漏點,變得很容易,小丫頭站在椅子上,很快就高興的晃動身子,“大師父、二師父,爺爺,我發現了,發現了……秘密在佛冠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