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東瀛經濟全面複蘇,最近幾年更是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二是蘇維埃),禦木本的發展拓張極快,從六十年代進軍鑽石行業後,七十年代再度進軍翡翠玉石行業。
他們來娃達公司采購,極有可能是戰略合作。
難怪娃達公司很重視。
“我們……隻是随便看看,不會打攪你的客人。”盧燦比劃了個手勢。
“那好吧!”這位經理招手叫來一名二十歲左右的女導購,示意她帶着盧燦一行去看貨,“确實很抱歉,稍後各位看中的貨品,阿麗,你給打個八折。”
打八折?還不錯,沒有枉費自己的胡說八道,盧燦點點頭,示意他可以忙自己的事情去。
一行人經過墨翡關公像,那名叫小麗的導購便開始介紹。
“這座關公坐像是滇省一級工藝大師黃奕名先生的作品,他創作了整整三年時間。關公像上半身是冰種墨翡,下半身及胡凳為豆青種,全重兩噸零二百一十七公斤。”
真是好東西!設計的也極為合理。如此龐大的玉石,不可能是完全統一的種水,黃奕名大師很巧妙的将豆青種及漸變部分,設計成為人們注意力不太關注的雕像下半身,另外他很好的利用了石皮,雕刻成衣服上的褶皺及手中的《春秋》。
這件作品,在三十年後價值至少需要兩億,但偏偏盧燦沒聽說過,不知道最終落在哪位富豪手中,成為其私人的财富守護神。
盧燦走近,給關公上了一炷香後,從關公腳底開始向上,一點點的觀察色帶的走向。
很奇妙,關公的一個腳趾位置是馬牙種,極其低檔的翡翠,估計這塊翡翠非常大,設計師将這塊巨型翡翠下半部分的馬牙種都切去,隻剩下這一點,做成腳趾,并不影響雕像價值。
接着是豆青、豆種,豆糯、糯種,糯冰種,到關公腰部位置,已經全部是冰種,再往上,是高冰,抵達肩部位置,已經是接近玻璃種的高冰墨翡。
這是一塊漸變翡翠!
盧燦很懷疑,關公頭部以及發髻部位的翡翠内部,極有可能是玻璃種墨翡,隻是被冰種翡翠包圍了而已。
有了疑惑,他的觀察更仔細了,還真的被他看出端倪——關公那微眯的丹鳳眼,其眼瞳仁部位,透性極其出色,這使得雕像炯炯有神。
這還真不是雕刻師的水平厲害,而是……極有可能在抛光時,将玻璃種墨翡的邊緣擦去,恰巧形成瞳仁。
價值連城,價值連城啊!他按住狂跳的心情,再度看了一遍,确認無疑!
“這尊武财神可以請嗎?”盧燦問道。
所謂請,其實就是問價。這是購買佛像類産品的一種客氣說辭。
他的話讓小麗一愣,她還真的不知道,不過反應很快,笑着回複,“如果公子有意向出手,我稍後可以幫您問問。”
盧燦點點頭,伸手示意她可以繼續向前。
如果娃達公司有計劃出售這座墨翡關公像,盧燦還真的有些心動。在南邊,墨翡的産量極低,遠低于綠翠、紅翡及黃翡,這麼大體積的墨翡更是少見,極有可能是這個世界上的孤品。
既然是孤品,那價值就無法估量!
盧燦自己也沒想到,他的願望達成的是如此之快!
第24章
準備開坑
娃達公司的這家店,分為三個區域:成品區、明料區以及原石區。
也許是南邊人天生缺這根經,也許是南邊人認為設計雕刻太麻煩,賺這點辛苦錢不值當,南邊雖然盛産翡翠,但南邊本地的翡翠設計能力,慘不忍睹,即便是三十年後南邊的玉雕也是行業次品的代名詞。
如果說他們沒有雕刻及設計天賦,這話并不對,南邊的木雕以及掐銅工藝相當出彩,真是不明白怎麼回事。
像娃達公司現在展出的成品,基本上都是出自内陸工藝人和泰國手藝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