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的用筆,蒼勁有力,畫面構圖,有動有靜有留白,松針點點,疏密合理,虬枝有力,松鱗均勻,頗有大家味道。
旁邊一副楹聯“青松挺秀四季盛”“瑞鶴呈祥百歲春”。
盧燦歪着脖子,看其筆迹和畫風,頗有民國國學大師、書法家張俊采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
在二十年代,張俊采的中堂畫與字,堪稱一絕,可惜他在1928年便早早離世。
照壁的右側,有一張獨立案幾,盧燦落在上面,眼睛凝了凝。
案幾上面供奉着一位老者的黑白畫像,眉宇間頗像譚玉明,應該是譚衛東的爺爺。盧燦凝視的目光并不在相片身上,而是落在擺放于相片前方的銅爐,還有盛有半杯酒的三隻粉彩圓口杯!
這幾件祭祀用品,包漿完好,頗有曆史古韻。
插着幾根檀香的香爐,其式樣正是宣德爐的樣子,而那三隻祭祀酒杯,也來曆不凡。
三隻圓口杯,胎質乳白、器薄如紙、晶瑩剔透,腹壁圖案各不相同,正中的盛開的牡丹,兩側的是石榴花和桂花。
莫不是康熙五彩花神杯?
這可是傳說中最難收集的套裝瓷器!
他正準備端起其中那隻“桂花”時,旁邊走廊中傳出鄭光榮和譚衛東的聲音。
可惜,隻能再找機會上手了。
第63章
橫生枝節
“鄭叔,譚老闆,你們回來了?”盧燦來不及回到座位上,選擇直直的迎到客廳門口。
“嗯。”鄭光榮點點頭,給他使了個沒問題的眼神。
譚衛東顯然沒怎麼看重盧燦,隻是禮貌性的微笑緻意。
“阿燦,你留下。阿四,小潘,小喬,你們去外面轉轉,我要和譚老闆談點事。”鄭光榮吩咐一聲,老闆派頭十足。
譚衛東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鄭老闆的爽快,在調景嶺已經傳遍。去年他們拉了四車破爛走了,留下五十多萬錢,這一點,憑譚衛東的能力,很輕松就查清楚。
他是做家具的,做家具的就需要好木材,而自己這棟房子,全是好木材構建,稍後,賣個好價錢,應該不難。
譚衛東向鄭光榮做了個請的手勢,自己選在鄭光榮的對面坐下。
同樣有些興奮的還有盧燦。
去年來的時候匆匆一瞥,未能窺全豹,剛剛自己察看一番,又發現,這個譚家,不僅僅有上等木料,他家中恐怕還存有一定數量的文物古董。
剛剛他想要拿起來細看的那件,可是桂花杯,那極有可能是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中的“桂花杯”,傳言中最難收集的八月花神杯。
上輩子在古玩圈子中,一直盛傳東瀛天皇偏愛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專項搜羅任務——按月收集這種瓷器。
據說東瀛在即将戰敗時,将他們收集來八月花神杯也就是桂花杯,安放到裝載大量金銀珠寶、華夏古董的阿波丸号上,準備送回國。結果,桂花杯随着阿波丸号一起,深沉大海。
這當然隻是傳言,但桂花杯的珍貴,是圈内人所共知的。
截至到2016年,被世人所知的完整的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隻有兩套半,半套中的那隻桂花杯是殘損後修補的。
此刻,他的心猶如貓撓過似的,總想去看看,那隻被譚家用來祭祀的杯子,究竟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