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1頁)

  這種事,能告訴你嗎?

  雖說人家拿錢了,可那也是幫忙啊。

  告訴你,我們以後在圈子中還混不混?

  “對不起,這事你應該去問媒體,他們神通廣大,找到的路子,與我們無關。”盧燦一撇嘴,推得幹幹淨淨。

  “媒體我們會去追查的,但你們幾位,必須要考慮清楚,一旦涉及洩密事件,幾位想去台北發展會很困難。”馮金珠的臉色愈發嚴肅。

  這話就是很明顯的威脅了!

  許佳聞拍了拍桌子,“我個人不覺得這算什麼洩密。博物館的物品是屬于全民的,所有人都有權利知曉,故宮博物院究竟有多少藏品、什麼藏品。”

  “這有什麼可隐瞞的?”

  “難不成有人想要侵吞?”

  “或者說某些人,将博物館的物品當成自家的私有财産?”

  “呵呵,我想,香江媒體對這種事情的關注,恐怕更甚于掩蓋赝品吧。”

  許佳聞快速甩出一堆帽子,反擊過去,直接将馮金珠的冰塊蓋住。

  關衡在聽到馮金珠的第一句問話,就知道要壞事。

  原本雙方雖然有點不對盤,可對方已經給己方台階下,這就是緩和的節奏。現在她這麼一問,用對付台北人的那一套對付香江幾個富家公子,絕對歇菜。

  果然,如此!

  馮金珠,這是沒嘗過香江媒體的厲害啊。

  關衡抹了額頭的冷汗,連忙插話,“許少,馮主任的意思,你誤解了。”

  “是麼?那馮老師究竟是什麼意思?”許家耀在旁邊,輕叩桌子,冷聲問道。

  許家耀、許佳聞和羅大偉,都是有錢人的孩子,對這類威脅,還真的沒什麼感受,台北很了不起嗎?

  盧燦知道,在七八十年代,台北真的很牛的,堪稱香江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在七五年,港台貿易一度占據香江貿易額的四成。即便是現在,台島也還是香江産品的傾銷地之一。出版物、音像制品、服裝、工貿合作、文化交流、航運等多個行業,香江還真的離不開台北。

  這種情況一直到九十年代,内陸快速崛起,成為香江制品最大的傾銷地之後,才得以改觀。你說台北在香江的勢力,牛不牛?

  關衡不願意和眼前幾位豪門子弟計較,他自忖有足夠的辦法,讓他們改變主意。

  笑着說道,“馮主任希望大家配合,是為了你們以後在香江台更好的發展,沒别的意思。”

  晚上的會面,不歡而散。

  至于鑒定證書,自然也就沒了。

  ……

  李仲明一行走後,盧燦幾人,坐在茶室。

  盧燦覺得有些話還是挑明了好,他将這件事可能的影響說了一遍。

  羅氏律師樓在台北沒業務,香江是實施英國的法律,是屬于海洋法律體系,台北是仿美國的大陸法律體系,完全不相關。

  許佳聞家族的小天星輪船,隻能跑跑港内,沒有遠航業務。

  盧燦家的納徳軒,确實有計劃進入台北開分店,但這麼一來,需要先行啟動東南亞分店計劃,将台北分店押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