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志笑容滿面,拉着盧燦和王大柱的手臂,先對王大柱問道,然後又對盧燦,“英雄出少年,果然不假。年紀輕輕,就能将老驢頭氣得住院,這一手,不賴!”
楊啟志可謂是楊家宿老,楊振才當政果敢時,他就是左右手,現如今,楊家老輩凋零,楊啟志的威望更重。
王大柱和盧燦,連聲作答。
果敢楊家大院這邊,雖然頂着楊家宗祠的名頭,可留守的基本是楊啟志這一脈的人。楊家嫡子後人,紛紛離開果敢。楊金秀這一脈去了仰光、楊天和這一支去了臘戌,楊怡則在瓦城曼德勒安家。還有幾家的後人,要麼出國,要麼移居——果敢畢竟是戰亂區域,并不适合孩子的生存與發展。
站在楊啟志身後的黑瘦漢子,是他的長子楊茂,現任老街市管理委員會主任。
因為他一直負責老街市與内陸的商貿合作,在内陸頗有關系,所以羅星漢和彭家聲雖然垂涎他的職位,但依舊沒敢動他。
“歡迎盧少東家和王當家來果敢!聽說盧少東家喜歡古玩和老木器,老街市别的沒有,當年從邊境運過來的老家具和老物件,還有不少。明天我安排人帶盧少東家四處走走?”
楊茂的話,讓盧燦喜出望外,對他的好感,蹭蹭往上漲。
“多謝楊叔!多謝楊叔!”真是意外之喜,老街這地方,當年從内陸流過來的漢民,非常多,他說的話,八成是真的。盧燦握着他的手,使勁搖晃。
“阿坤,過來!”
楊茂招手,讓身邊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出來,指了指他,向盧燦介紹道,“這是犬子楊坤(非唱歌的那位),你們年紀差不多,這次來果敢,由他帶着你四處轉轉。”
盧燦淚奔啊,這次來緬北,全是和比自己長一輩的人打交道,叔叔伯伯叫的頭疼,這次終于來了一個自己平輩的,太好了!
“坤哥,這幾天要辛苦你了!”他抓住楊坤的手臂,熱情的搖晃幾下。
楊坤似乎被他的熱情弄得有點懵,看了看父親,才說道,“盧少東家不嫌棄的話,我就陪你走走?”
楊天和與楊啟志,站在一起,似乎在商議什麼,楊茂帶領盧燦、王大柱,進入庭院。
一進楊家大院的客廳,盧燦明白楊茂為何說老街有古玩和老物件。
這哪是客廳啊,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明清家具展館嘛!
這座庭院,式樣古樸。前面是伸出來的鬥廊,兩根粗大的柚木柱子支撐。
鬥廊後面是花廳,花廳是用來在主人未到時,臨時招待來訪的客人或者有事情回禀的下人的地方。
看花廳,能看一個家族的底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花廳的陳設,可以看出這個家族來往客人多不多,回禀事情的下人,多不多。
來往客人多,花廳的陳設必然要精緻;回禀事情的下人多,花廳的錦凳必然多。
楊家大院的花廳就非常精緻,大約十平米,左右皆設有案幾,高背椅,能接待八到十位位臨時訪客。在南邊牆角,還有十多張圓凳,應該是給回禀事情的下人準備的。
案幾、高背椅、圓凳都是明清式樣,楠木。
在明代以前,楠木在中原南方地區,重要性要超過紫檀(紫檀為北方貴族專愛,最後影響到南方),南方的大戶人家,喜歡楠木,尤其是香楠木,認為其能避邪、養氣、蓄精。
在花廳到正式客廳之間,有一道虛門牆壁。所謂虛門就是隻有門楹門框,沒有大門。這道虛門牆,整體是采用黃花梨制成,門楹和漏窗,均采用東陽镂空雕刻,并非後來安裝的。
虛門之後的兩米處,設有一圍十六扇巨幅屏風,将内外隔絕。
屏風呈烏黑色,同樣是東陽木雕手法,應該是和虛門牆一體的。盧燦原本一位是雞翅木的,結果伸手摸了摸,又被震了一下——香楠陰沉木!
屏風前面,放置了八盆養殖的花卉,除了山茶花和蘭花,其它六盆盧燦都不認識。
轉過屏風,才到楊家正廳。
一個字形容“大”!
這估計是盧燦見過最大的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