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重仁看毛料,很有特色。手中一把小皮卷尺,在毛料上量來量去,嘴中還念念有詞。
首先丈量松花的寬幅、面積;再次測量蟒紋的長度、寬度;最後是丈量癬、裂、绺的面積、深度。
這就是麻家的“斷玉訣”!
上輩子盧燦見過麻老出手,當時的他六十多,手中已經沒有皮卷尺,但方法和現在的很類似——他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撐開距離作為度量标準——一揸,來測量毛料上的各類數據。
後世有關翡翠王麻重仁賭石斷玉的研究文章很多,這些文章,也披露部分關于斷玉訣的内容。麻家斷玉訣的最大特色,是精準判斷毛料内部的玉質結構大小、走向!
看着麻重仁忙忙碌碌、大汗淋漓的窘樣,盧燦忽然輕松很多。
自己沒有必勝的把握,麻重仁同樣也沒有啊!
他手中的第一塊毛料,應該和自己的第一塊,相差無幾。那麼第二塊,想必也未必比第一塊強多少,否則,他不會如此辛苦的去翻“垃圾堆”的。
自己完全沒有必要,被他牽制,弄得神經兮兮!
一念通達,盧燦豁然開朗。
休息了五分鐘,盧燦再度站起身來,心道,“麻叔,你翻你的垃圾堆,我摸我的泥巴料。我就不信了,精挑細選的主毛料堆,會輸給垃圾料?”
“開工!”盧燦握握拳頭,再次變得精神抖擻。
人體感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系統。
盧燦心境調整過來後,連觸覺都變得敏銳多了。泥漿和渾水,雖然給他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随着觸覺的敏銳,他翻看毛料的速度還提升一些。
第一塊,盧燦伸手在毛料下半部分摸了摸,一條褶皺,這應該是裂。
棄!被裂破壞的玉質結構,即便是玻璃種,價值也不會超過自己手頭的那塊。
第二塊手感不錯。盧燦對身後兩人招招手,潘雲耕将上面壓住的毛料搬開,楊怡将盧燦要的這塊,端出水坑,放在幹燥處。盧燦此時已經端着一盆水,等他放下,直接澆在上面。
棄!
種水不錯,有漸變冰種趨勢,玉質結構也不會太小,但其表面是柏枝松花,這種松花一般不座色。無色或者淺色冰種在這種高級的賭石活動中,簡直就是可恥的代名詞。
第三塊直接棄——重量不足五十公斤。
第四塊盧燦再度出手,這塊毛料重量足夠,黑烏沙,足有九十公斤。
等楊怡和潘雲耕将毛料翻了個,盧燦果斷的再棄——剛才露出水面的一瞬間,盧燦看到一塊蒼蠅癬——這種癬是癬類中排名前三的惡癬。
第五塊,棄!油青種的翡翠毛料,沒有必要細看。
第六塊,棄!冰種,色值偏灰藍,底子有些暗,價值不高。
……
盧燦所放棄的這些毛料,并非垮料,而是它們不适合成為今天的賭料。
花了十多分鐘,盧燦又摸了近二十塊毛料,結束的時間越來越近,旁邊的楊怡和潘雲耕兩人,都替盧燦着急——泥坑的底層,還有一大半毛料沒看呢。
潘雲耕和楊怡一商量,兩人主動出擊——提前将盧燦尚未看過的底層毛料上層清空,并将底層毛料翻出,為其節約時間。
盧燦再度站起身來擦擦汗,遠處的楊坤對他比劃了個手勢,示意還有十五分鐘。
時間很緊啊。
見盧燦休息,潘雲耕用胳膊遞過毛巾——他的手剛搬過毛料,一層黑乎乎的類似于泥漿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