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9頁)

  所以,一切小心為上。這些瓷器,每一件在上手之前,都需要仔細檢查。

  那個年輕人捧出來的第二件,是一件青花花觚(gu)。

  觚,原本是商周青銅器,直腹敞口,細腰、高圈足,是商周酒器的一種,但到了明清時期,這種造型被工匠們引進瓷器中。

  瓷觚因為造型優美,古風儒雅,很快成為上層貴族追捧的賞器之一。

  這件瓷觚長頸,腹中部略鼓,為持手處,下部外撇,圈足,平底,造型挺拔俊逸。觚内外施白釉,繪青花圖案,釉色蔥翠素雅。頸部繪樹石、欄杆、人物,腹部繪嬰戲圖案,着墨不多,但情趣盎然;下腹部繪翠竹、人物,構圖嚴謹,疏密有緻。

  這又是一件正品,觀其紋飾圖案,應該是清三代仿明官窯出品。

  連續兩件精品亮相,讓盧燦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托馬斯轉身,拿出第三件,這是一尊抱月瓶。

  抱月瓶又稱為“寶月瓶”,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故有此名。

  這件抱月瓶,直口,細頸,頸肩相交處飾對稱的如意形雙耳,扁圓腹,腹兩面中心凸起,橢圓形圈足。

  通體以青花為飾,口沿繪回紋,頸部紋飾分兩層,上部繪上仰的如意雲紋,下部繪纏枝花紋。腹心凸起處繪寶相花,外以回紋、蓮瓣紋環繞,中心繪八瓣寬體蓮瓣形開光,開光内分别繪八寶紋,腹體兩側各繪纏枝花四朵。足牆繪纏枝靈芝紋。

  這件瓷器讓盧燦心底咯噔一下——看來自己真的沒猜錯。

  他擡頭看了眼身側的嘉妮,眼神閃爍,不知這個女人到底有沒有參與到此局。而嘉妮似乎毫無察覺,正在一件件的欣賞着那些瓷器。

  她是真不知情?還是在演戲?

  不錯,這尊抱月瓶雖然器形正确、青花紋飾精美,瓷胎質地也不錯,但它偏偏就是一件仿品,而且是上年紀的老仿。

  為何沒上手他就能認定?

  這件瓷器最大的問題就是——神韻不對。

  對于一個老手而言,神韻,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但偏偏能清晰的感知。

  盧燦确信,自己稍後上手,一定能找到确切的仿制證據。

  證實自己的猜測後,盧燦始終嘴角帶着淡淡的笑容,看着托馬斯與那位年輕人,從巨大的保險櫃中,一件件向外搬瓷器。

  一共搬出來四十三件,托馬斯便沒有再搬——如果按照中華瓷器真品,以及現在國瓷在歐洲的價格,這四十三件,差不多能抵上盧燦的那兩套銀器。

  在七八十年代,來自中國的古瓷,即便這其中有幾件精品,也就值這個價格。

  中華瓷器不值錢,這是現實。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佳士得在巴黎拍賣過一尊明萬曆五彩葫蘆尊。這尊五彩葫蘆瓶,造型雅緻,紋飾優美,瓶高四十一公分,堪稱大器,極具收藏價值。

  可是拍賣最終成交價是多少?

  區區三十二萬三千美元,被一位東瀛藏家收入囊中。就這價格,還創造五年來中國古董瓷器最高拍賣記錄。

  盧燦看過照片,那尊五彩葫蘆尊,放在二十五年後,沒有一千萬美元,拍賣會上都不要想着開口叫價!

  埃斯肯納齊,在後世被成為“歐洲收藏中國古董第一人”。他的大多數藏品,都是八十年代開始,低價掃貨得來的,包括那件創紀錄的“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

  而去年蘇富比拍賣的英國伊麗莎白一世曾經使用過的一套銀質咖啡壺(壺、杯、勺、糖罐、咖啡罐一共九件),最終被美國福特家族拍走,成交價達到驚人的二百一十六萬美元。

  這就是差距,也是盧燦想要來利摩日掃蕩的最根本原因。

  當然,盧燦所擁有的這套餐具,因為沒有圖片或者文字記載,曾拿破侖三世真的用過,所以其價值肯定沒有伊麗莎白一世所用的那套值錢,但畢竟是為皇室定制的,基本價值還是有的,所以三十萬美元的估價,并不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