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第3頁)

  還有,溫少曼的師傅,有着“中國油畫之父”美譽的李鐵夫,他的一幅《遊魚》,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七十九萬英鎊成交。

  旅美華人,中國近現代雕塑第一人的李金發,他的銅雕《生命線》,在一九七七年美國紐約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一百一十三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這些都是中華藝術史上最黯淡的那一時期中,所閃現的幾縷光芒!

  這五年間,一共有十七件精美的宋元明清字畫參與拍賣,最終隻成交三件,剩下的十四件,全部流拍。而這三件,全都是小型拍賣公司進行的定向拍賣。

  在歐洲,除極個别的中華文化研究者在收藏,可以說,來自中原的古字畫,無人問津。

  盧燦熟悉這段曆史,也為此感慨不已——中華民族的藝術影響力,何曾落魄至斯?

  他這是想要從托馬斯的庫房中,順走一窖寶藏啊!

  托馬斯盯着他許久,似乎要看透他的真實想法,可惜,此時的盧燦,古井不波坐在那裡品嘗咖啡。

  帕努特家族,祖傳的東方文物中,确實有七件古字畫,據說是來自東方皇宮。這些字畫原本是藏在二樓,去年,利摩日瓷器市場整體下滑,托馬斯便帶着這幾幅字畫,尋找兩家鑒定機構進行估價。

  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兩家評估機構,都認為這是貼牆畫(挂在牆上的裝飾畫),盡管尺寸很大,但價值并不高。

  其中一家當時說需要考證價格,留下照片,答應幫托馬斯詢價,結果到現在快一年,都還沒有回音。而另一家,給這七幅畫估價為五萬法郎(兩萬多美元),想要拿回錢,還需要等他們将這些畫作運到香江變賣。

  這一來一回,至少要三個月。

  托馬斯悻悻而歸,随手将這七幅畫塞進一樓保險櫃中。

  沒想到,這小子眼尖,讓他看上了。

  “維文先生對貼牆畫有興趣?”托馬斯突然開口問道。

  貼牆畫?盧燦一怔,一時間沒明白過來對方是什麼意思?自己看到的卷軸很長啊,應該是中堂畫才對!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歐洲人根本就不懂,挂在大廳的中堂畫的存在意義,他們将這些中堂畫當成普通的貼牆裝飾畫!

  哈哈!他心底樂開花。

  繃着臉,盧燦驚訝一聲,“貼牆畫?裝飾畫?那我不需要!托馬斯先生還是在原來價位上,再加五萬美元吧。這個價格才是合适的。”

  以退為進,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托馬斯,立即上當!

  因為盧燦并沒有看過這些字畫,這讓托馬斯以為他真的不想要裝飾畫。

  殊不知,中國古字畫,有時并不需要看畫,隻需要看裝裱,就能估價。

  剛才盧燦就看到這幾幅字畫,都是一幅寬軸,兩幅窄軸,包明黃絲綢的京裝,這是典型的中堂畫的配置!并非那種作為裝飾畫的年畫,而且極有可能來自皇宮禦園,或者說圓明園的哪座庭院中,這東西價值能差到哪兒?

  “NO!NO!NO!”

  一聽盧燦說道加錢,托馬斯立即站起身來,拍拍他的肩膀,“你是一位具有紳士精神的東方年輕人,怎麼能出爾反爾?”

  “維托福,你過來!”他對一直站立在不遠處的那個年輕人,招招手說道,“把保險櫃中的那幾幅來自遙遠東方的古畫,包裝起來,送給我們親愛的維文先生,作為添頭!”

  “不!不!托馬斯先生,我現在需要驗證,如果這些畫真的沒有什麼價值,我保留讓你追加部分款項的權利!”盧燦随即也站起身來。

  做戲而已,玩收藏的人都很熟悉,盧燦更是這方面的老手。

  “看字畫太耗費時間,您還是帶回賓館慢慢欣賞吧!”

  托馬斯怕出意外,摟着盧燦的肩膀,向他伸手邀請道,“走!我們現在就去二樓看看!”

  盧燦側身對昆希擠擠眼,随着托馬斯的腳步向二樓玄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