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議在英國處理!”
聽他這麼說,盧燦反而放心很多——他的建議很明智。
盧燦點點頭,“說說你的想法。”
“我拿到了MG(内陸譯為名爵)汽車的南邊代理權,最近正準備往東南亞送貨。我的意見将這批物件分開處理。首先将容易處理的金塊運往東南亞,那裡是黃金大市;金币數量如果不多的話,倫敦黑市就能消化,如果數量大的話,可以運到海對面……”他指了指遠方,示意歐洲大陸。
“無論是巴黎,還是威尼斯,都能消化這些金币。”
“至于銀币嘛……如果數量過于龐大,我的建議是重新熔煉,做成新的銀磚,直接出售給銀行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畢竟做過一年多的老闆,阿爾達汗分析得頭頭是道,其規劃與盧燦所設想的差不多。
“安全能保證嗎?”盧燦問道一個他最擔心的問題。
無論是運往東南亞,還是倫敦黑市出貨,亦或者是去巴黎和威尼斯,都是走私!
“東南亞那條線,一點問題沒有!别忘了我是幹什麼的。”他呵呵笑道。
英國加入歐共體,對英國汽車而言,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
二戰後,英國汽車産業一度非常強勢,他們在1958年創下全球汽車銷售114%的亮瞎眼球的業績。悲劇出現在1973年,那一年,英國加入歐共體。
加入歐共體,意味着英國要放棄很多利益,譬如必須保持與歐共體成員國統一的出口稅率。
在此之前,英國有着英聯邦這一體系内的巨大市場,彼此可以實現低稅率的自由貿易,現在加入歐共體嘛,這些低稅率政策,自然也就沒有了。
這也是此後幾十年,依舊有無數英國人反對加入歐共體的真正原因。
英國汽車産業遭受重創——英聯邦成員國的進口汽車稅率大幅度提升,日式汽車和德式汽車乘勢出擊,将價格昂貴的英國品牌,逐漸排擠出市場。
可歐共體市場怎樣呢?呵呵,在歐洲大陸,英國汽車盡管很出色,但想要競争勝出德國車、法國車、意大利車,那困難可不是一般的大!
MG汽車的困境同樣來源于此。
MG汽車曆史悠久,子品牌衆多,結構繁複,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再加上市場猥瑣,MG在七十年代中後期,已經搖搖欲墜。
邁克爾·愛德華茲上任利蘭集團總裁後,開始大力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放低域外市場的代理門檻——這讓阿爾達汗揀到便宜,拿下南邊全境的莫裡斯汽車銷售代理權。
去年九月,阿爾達汗的東南亞之行,就是為了考察汽車市場。
在盧燦的幫助下,他與香江十大汽車行之一——盈運氣車行,簽訂銷售條約。
盈運氣車行是誰的産業?林家的!
因為林嘉義的關系,盧燦能和林家搭上話。
南邊最早也是英聯邦成員國(後退出),英國汽車在這裡受不受歡迎呢?當然受歡迎,英國汽車的品質,絕對是世界頂尖水準。可是它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貴!
阿爾達汗拿到南邊代理權後,并沒有正規經營,而是開拓了一條走-私線路——從自己在倫敦的莫裡斯汽車專賣店中出貨,通過海運走私,在南邊仰光港口上岸。
以此來躲避雙方的高稅收。
對此,MG睜一眼閉一眼,能增加旗下汽車的銷量就好,至于所在國的稅收減少,這關MG什麼事?這就是風靡八-九十年代的“官方走-私”!
這種風氣在内陸也盛行過很長時間,譬如那位著名的“賴星”。
盧燦聽他說完,心底大定——隻要藏寶能順利運出英國就行,最不濟,可以運到香江,自己慢慢出貨也就是了。
“OK!合作愉快!”盧燦與他搭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