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箱包、服飾,這些産業,隻是盧燦來錢的一種手段,他的工作重心,永遠也不會在這方面。
拉着林嘉義,在盧家吃完早茶,又一位上門來的。
這位,他的工作才是盧燦未來一段時間關注的重點。
溫季宸,打着領帶穿着短袖襯衣,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在邊嬸的帶領下,走進客廳。
“盧少,您昨天晚上回來的?”他笑容殷切的過來問好。
盧燦瞥了他的領帶一眼,“你也不嫌熱得慌?這大夏天的,打什麼領帶?”
第181章
三波訪客
溫季宸聞言呵呵一笑,也不惱,松松領帶,說道,“我也不喜歡這玩意,勒得慌。”
“不過,這不是為迎接我們港人驕傲,在藝術品回流方面有着突出貢獻的青年嘛,所以得鄭重一些。”他解下領帶,随手搭在手臂上,又點頭和林嘉義問好。
說什麼東東?什麼港人驕傲?什麼傑出青年?盧燦一頭霧水。
“咦?你還不知道?”林嘉義看他莫名其妙的樣子,反問道。
盧燦摸摸眉角,“我知道什麼?昨晚才到家的。”
“也對!老爺子不會和你說這些事,其他人嘛,估計暫時還沒得來及告訴你。”林嘉義點點頭,笑着指了指他,“你不是從法國弄回來一批瓷器、字畫、銅器什麼的?”
對啊,怎麼了?盧燦點點頭,“有什麼問題嗎?”
“被媒體知道了。那些媒體都在說這事呢,這可是幾十年來第一次中華文物的大規模回流,他們可都在誇納徳軒,誇你做得好,是港人驕傲呢。”溫季宸在旁邊笑着補充道。
暈,還有這事?盧燦還真不知道。
這事在香江還真是第一次,估計是被海關的那些人捅出去的。
四十多件銅器、近百件瓷器、還有十多幅字畫,這種大規模的文物入境,勢必要驚動海關核查的。
這種風頭盧燦不太想出。為什麼?嘿嘿,隻要想想馬觀複老師就明白。他無論去哪個古董市場,也别想着撿漏。
馬老當時頻頻上電視台做專訪,做節目,那還真的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他的觀複博物館。觀複博物館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如果不炒作,生意根本就紅不起來。
他那也是沒辦法,否則,沒有一位收藏大家願意如此高調。
傭人邊嬸找來了前兩天的《南華早報》和《明報》,盧燦簡單翻看一遍,心底籲了口氣。
幸好這次有納徳軒和盧嘉錫頂在前面。
納徳軒珠寶在巴黎珠寶展上風光無限,占據相當大的篇幅。納徳軒的掌門人目前還是盧嘉錫,盧嘉錫以前是中大教授,那些媒體在報道此次文物回流時,自動腦補,将他的這層身份介紹進去。
呵呵,盧燦在他們的筆下,俨然成為替爺爺執行這次文物回流計劃的負責人。
林嘉義陪着盧燦,說笑一番後,猜測盧燦和溫家老大有事情,便主動告辭。
“林叔,您能不能幫我約一下羅查理?我想這兩天,請他吃頓飯。”盧燦怕林嘉義胡思亂想,說道,“這兩年,他先是幫納徳軒介紹玉器雕刻師,這次又幫我們介紹制瓷師傅,我怎麼着也要感謝一下。”
“那好,我回去和他通電話,看他什麼時候有空。”林嘉義點頭應承下來。
盧燦和溫季宸送走林嘉義,重新落座,談到漁灣瓷器廠的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