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盧燦開出條件,葛四很自然要替葛家問話。
再說了,這件事還輪不到他來做主,他隻是傳話之人。
“二百五十公斤,一千萬美元。怎麼,給你們二百五十萬美元,不滿意嗎?”盧燦眉頭一皺,聲音帶着兩份嚴厲。
葛四咧咧嘴,搖搖頭。
“記住!要絕對忠誠的那種。同時,血契也要送到我手中。”
盧燦站起身來,端茶送客。
坐在舅舅葛輝這個位置,他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不僅僅有親情,還需要照拂幫會内部的情緒。盧燦一口氣要走十個死士,他還真的需要與元老會說明情況。
第198章
設局換畫
香江一日一變。
沿着樂古道被清理幹淨的街道慢慢行北走,盧燦頗有感觸。
距離上次來樂古道,也就兩個月不到,樂古道北區,一棟十多層的高樓又起來了。看其高高的塔吊,上面應該還有不少層。
向天空要土地,向大海要空間,是八十年代香江大發展的兩大主題。難以計數的高樓,拔地而起,越建越高;許多島嶼被圈起,再被填平,越填越廣。
這種争與拼,是香江資本在八十年代活躍世界的主旋律,隻可惜的是,這種拼争,在九十年代開始消磨,進入新世紀後,已經少有殘存。
想想三十年後,人們談論香江大亨,似乎都是七八十年代崛起的。
兩千年後呢?香江似乎就沒有出現什麼傑出的年輕企業家,更沒有一位成為大亨級的人物。更多的是那些二代、三代公子哥,操弄祖業那點東西。
精神的缺乏,香江沒落,也就成為必然。
走了兩家小院子,盧燦失望而出。今天似乎沒有撿漏的運氣,要麼是自己看不上眼的,要麼被攤主挂個高價做“幌子”。一幅明代孫克弘花鳥扇面,竟被攤主标出八千錢的價格!
這價格明顯是宰人,雖然現在買下來,未來肯定會升值,但這種毛病不能慣,否則幾次下來,這條街的古董,價格都要翻翻。
别以為古董的價格上去有多複雜。
這位攤主今天扇面賣出八千錢,明天進祝枝山的一幅小開畫,他就敢開口要五萬。三兩次,這古玩就蹭蹭往上漲價。
“咦?阿燦,你也過來了?”
盧燦正準備再進一家小院子,院門内走出來兩人,其中一位驚喜的喊道,是溫阿四。
溫阿四現在也算是文化人,他已經入職維德拍賣,成為拍品征集部的副經理,聽許胖子說,幹得還不錯,但有個毛病,就是拍品的檔次還不夠。
此刻,他穿着短袖襯衣,腋下夾着皮包,下面套着西裝短褲,皮鞋铮亮,很精神。
“溫哥,你怎麼在這?”盧燦站定腳步。
溫阿四身邊的那位,三十出頭,文質彬彬,神色頗為友好的對盧燦點點頭。
“嗨,還不是我們的首拍拍品鬧得?”溫阿四似乎被拍品籌集工作弄得有些頭大,都忘了給盧燦和那位同事介紹。
有人出入,他拉着盧燦往門側讓了讓,繼續說道,“兩位許老闆暫定的首拍,分下午場和晚場。下午場為雜項、珠寶、玉器,銅器,晚場為書畫及瓷器。一共需要拍品一百五十件左右,另外還需要二十件替補。”
“下午場的拍品夠了,但精品不多,晚場的書畫和瓷器,數量和質量都不行。這不,全公司上下都出動,四處找拍品,尤其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