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放不下?無非是那些東西,真的很難上台面,今天難得又碰到二傻子。
對此,盧燦表示呵呵。
夥計推開店面右牆上的一道門,這裡通往後面的生活區。
一條仄仄的過道,緊貼牆壁,另一邊則擺放着兩張床,這是店夥計們的卧室。過道的另一側,又是一扇門,那裡應該就是他所說的庫房。
夥計前面帶路,不停的囑咐盧燦小心。
唉,都不容易,這家店面外面看着還不錯,其實這些夥計老闆都很拼,隻看這低矮陰暗的卧室就知道。
終于看到所謂的倉庫。
其實就是一間卧室改建而成的雜物間,三面都是鐵架子,上面堆滿了筆墨紙硯、畫筒、版畫、根雕這些物品,旁邊的地上,還堆着一些殘破的物件。
“你們就這麼堆放外面的那些東西?”盧燦扇了扇鼻前,似乎非常不願意踏足裡面。
那夥計有點尴尬,不過他還是挺會說話的,“這些東西都還沒挑揀,您正好下手啊。”
莫少聰在樂古道開這家店,當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處理尾貨及次品貨——總不能出現在摩羅街精品店吧。店夥計說沒挑揀那是假話,這裡面的物件是從莫少聰家的倉庫中倒騰過來的,能賣點就多賺點。
“得,你也别說好聽的。既然來了,我就進去看看!”盧燦揮手打斷他的話,擡腳進門。
那夥計連忙開燈,又找來一副手套,遞給盧燦。
“就看幾幅畫,不用那東西。”盧燦撥弄開他的手套,赤手走進去。
盧燦這次來,就是想看看還有沒有師門北宗留下來的夾畫,那些零碎破舊的其它物件,還真沒放在眼中。
畫卷都堆在最裡面的桁架上。
他扒拉幾幅,大多數是來自津門的楊柳青年畫,有些年頭,收藏價值嘛,如果遇到愛好者,那還是不錯的,但在香江,年畫這種收藏還是過于冷門。
楊柳青年畫,屬于木版印繪制品,與其他幾種年畫的方法有些不一樣,它屬于“半印半畫”,即先用木版雕出線紋,然後用墨印在紙上,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
盧燦挑出兩幅保存還不錯的,遞給那夥計,幫忙拿着。這兩幅,都堪稱楊柳青年畫的代表作,一幅三國故事《火燒赤壁》,另一幅則有水墨畫感覺的《魚躍于淵》。
“您真有眼光,這兩幅畫挑得好。”那夥計接過去翻開來看了看,誇獎道。
他這話倒是提醒了盧燦,自己這是在裝外行呢,回頭反問道,“看着挺順眼的,什麼地方好了?”
那夥計見盧燦又開始收破爛,心情舒暢,拍起馬屁一溜一溜的,“您這句話深合古玩收藏之道,要不是您這麼年輕,我還以為是幹了多少年的老手呢。”
“買畫,最重要的就是順眼,順眼的畫,才是好畫。不是有句俗語說,最貴的未必是最合适的,但最順眼的一定是最合意的。”
“行了行了,别拍了,幾斤幾兩,我自己清楚的很。”盧燦被他說樂了。
這堆畫卷中,還真的被他挑出好東西——《津門十景》黑白版畫一套十幅。
盧燦拿起一幅,看看右下角的拓印,“民國十五年秋月萬盛恒捌拾”。
這是1926年印制的黑白風景版畫,由當時津門有名的木版年畫制作商行,萬盛恒印制,一共發行了八十套。
好東西!
不是說這東西有多貴重,而是珍稀!
黑白畫,是指隻用黑色(或白色)一種顔色作畫,畫面隻呈現黑白效果的圖畫。
它有着獨特的藝術風格,它以黑、白對比為造型手段,畫面主題以黑、白形體的巧妙組合來得以充分表現,具有高度概括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