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林家底蘊深厚,體量大,在東南亞,沒人敢動林家,他們十三房聯合起來,輕易碾死一國首富。沒辦法,林老太爺太會培養兒子,十三個兒子,房房有出息,新晉崛起的林嘉義,又是東南亞林家的一顆明星。
林嘉年對盧燦如此親熱,也是因為堂兄林嘉義的影響。
同是堂兄弟,他很清楚兩年多前,嘉麗服飾半死不活,就是遇到這小子,再度煥發生機。現在的香江,林家兩大服飾品牌,麗新制衣和嘉麗服飾,妥妥的占據香江服裝産業的前三名中的兩個位置。
“沒辦法,今天事情多,下午還要去台北,所以……隻有打攪了。”盧燦摸摸眉角,尴尬的笑容在林嘉年看來,還略有幾分青澀與單純。
盧燦的這種表情,騙過很多人,也包括面前這位。
當初在林嘉義家中第一次見面時,林嘉年就認為這孩子單純、聽話。雖然他的看法遭到堂兄林嘉義的嗤笑,但第一印象總是難以改變。
“早到早了結,挺好。”他拍拍盧燦的肩膀,示意去客廳,不過途中他還是問道,“你小子弄來的這批貨,來路沒問題吧。”
“林叔放心,”盧燦扭頭對他解釋道,“南邊的礦山股權,老爺子交給我了。這不,翡翠礦中僥幸挖到點金礦脈,楊家不想南邊政府占便宜,精煉後讓我找個渠道出手。”
單純的表情下,盧燦的謊話,随口就來。
他點點頭,算是認同盧燦的說法。其實林家也不在乎這批黃金的來曆,他們需要這批黃金來積澱家族底蘊。問一問,隻不過是表明态度。
“叔祖在家嗎?”盧燦踏進客廳時問道。
林嘉年遲疑了片刻,搖搖頭,“昨天他去九叔家,沒回來。”
呵呵,林繼禮這是避嫌呢。
林繼禮,原名林立人,字繼禮,十三太保中行六,香江人稱之為“林六爺”。
1937年來香江後,他在渣打做拉吸儲經紀人,開始接觸金融業,1945年,以三百萬錢的資金,創辦九龍銀行。
1980年的九龍銀行,在香江可以說排得上号的優質銀行。盧燦也不明白,為何這位精明的林嘉年在八五年繼任銀行董事長後,竟然将這家興盛的銀行弄得負債破産?
仆人上茶後退出客廳,林嘉年笑着問道,“着急用資金?納徳軒不需要存儲黃金?”
“夠了!再存儲就是積壓資金。”盧燦的話,有點裝逼。
真的夠了嗎?不是!
實在是最近需要資金,而納徳軒一時間拿不出這麼多的資金量,不得已才轉手給林家,當然,納徳軒暫時也不缺黃金。
盧燦的話有些不經意,卻讓林嘉年浮想聯翩。一家珠寶飾品公司,竟然說黃金存儲夠了?這是什麼概念?他從事金融業,對珠寶行每年的黃金消費量很清楚。
金飾仍是香江珠寶消費的主流,港島珠寶行業龍頭,當屬周大福,每年消耗的黃金,約在四百公斤左右。納徳軒達不到他的規模,但也需要一百公斤左右。
如此大的消耗量,這位納徳軒的少東家,竟然說庫存超标?林嘉年想得有點歪,這一刻他還真的有些相信,盧家在南邊,有金礦。
“阿燦,如果金礦的産出量足夠,有否考慮出售部分給九龍銀行?”
林嘉年笑眯眯的建議,讓盧燦一怔,這是好事,唯一的問題是這種售賣變得不太隐秘。
他琢磨片刻,為安全計,他還是搖搖頭,把盧嘉錫推出來,“這件事還是私下交易比較好,我家太爺一直告誡,這種事不可大張旗鼓。”
“呵呵,阿燦,看來你對金市還不是完全了解。”林嘉年呵呵笑道,“香江黃金交易所,還有各大金鋪,發行的都是金券。你以為他們有那麼多的黃金存儲嗎?”
“沒有,甚至連五分之一的存儲量都沒有。”
盧燦張了張嘴,有些訝異。
他對金融不熟悉,根本不了解這種“紙黃金”的運作方式。不懂的事情不插話,他面帶微笑,聽着林嘉義講述。
“截至今年六月份,香江黃金交易市場,還有各大金鋪、銀行,一共發行了七千兩百噸的黃金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