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聲音流裡流氣,特意将觚品堂說成瓜品堂。
姓于的還有兩位随從,連忙轉過身子。
原來是鄭光榮、譚衛東、喬曲明還有孫培新趕到,剛才說話的正是孫培新。
見到孫培新出現,那于姓老者的兩位随從,明顯提高了警惕,渾身都繃起來。其中一位向外邁出一步,“姓孫的,這裡沒你什麼事,識相的别插嘴!”
孫培新拍拍手,“我說黑虎啊,虧你還長着一雙大耳朵,沒聽見你孫爺說嗎?這是我朋友!什麼叫不關我的事?”
他用手指點點,又說道,“還有!你是不是撈過界了?你們四海的地盤在西門町,這裡可是忠孝東路,這可是我們竹聯董桂堂董哥的範圍。”
“我們竹聯容許你四海插手八德路二段觚品堂的業務,已經是夠給面子,你們還要怎麼的?想要壟斷這條街的生意不成?”
譚衛東和鄭光榮兩人都沒說話,孫培新三言兩語,将這裡的糾紛,很快從騙鑒定,轉移到幫派的地盤之争上。本來盧燦對孫培新印象不算太好,感覺這家夥有些虛,說話漂亮幹事不行,現在看來自己看人眼光還是欠火候。他這幾句話,不管盧燦與對方有什麼糾紛,在幫派地盤之争面前,都是小事。
盧燦還能感覺出,孫培新恐怕在竹聯内部的地位不會太低,否則那位黑虎,不會對他這麼忌憚。
那位于姓老者,自從孫培新進來之後,半句話不說,眼睛轱辘亂轉。
他顯然沒想到,那個答應鬥亮的小年輕,竟然和竹聯的關系這麼深?讓這兩年名頭很響的新哥如此照拂?那年輕人什麼來頭?
四海有實力,竹聯更難纏!
這兩年,兩大幫派為了地盤,頻頻開戰,四海可沒占到便宜。
第240章
真品作假
于德海離開裴家之後,匆匆趕回觚品堂。
他敢于給盧燦下鬥亮戰貼,那是因為不知道盧燦的身份,認為他年輕好欺負。竹聯八德路新哥介入之後,他有點後悔。觚品堂身後有四海的勢力支持,這沒錯,但并不意味着,他們願意得罪竹聯。
雖然有些奸猾,手段有些見不得人,但于德海和觚品堂東主蔺磊廣,本質上還是生意人,不願意和樹大根深的竹聯交惡。
他必須與東主蔺磊廣商議一番。
八德路屬于竹聯的地盤,為何四海幫支持的觚品堂還能立足?這與東主蔺磊廣的身份有很大關系。蔺磊廣是蔺磊洽的的幺弟。蔺磊洽是哪位大神,讓竹聯的人也拱手相讓?
蔺磊洽是四海幫創幫元老,1954年與馮祖語等人共同創立了四海幫,為人豪爽仗義、頗具俠士之氣概而被道上兄弟稱為“俠哥”。其交遊廣闊,人脈關系良好,與其他幫派角頭大老都有着不錯的交情。竹聯不得不給他面子,任由他幺弟蔺磊廣在八德路開店,而且不用繳納“月金”(即保護費)。
“你确認是八德路五虎之一的新哥?”聽完于德海彙報後,蔺磊廣眉頭蹙起,追問道。
于德海點點頭,“阿虎和他對的話。”
蔺磊廣方面大耳,中秃地中海式讓其滿臉福相有了一絲破壞。與哥哥不同,他從小不喜歡打殺,接手的是家傳生意——觚品堂。
因為哥哥的影響,觚品堂的生意不錯,四海的很多黑貨,都從他們這裡出手。再加上台島屁大點地方,哪有那麼多的真品金屬器可賣?觚品堂為了保障店面不缺貨,不得不在苗栗的鄉下村莊,開設一家鑄銅廠,仿制各類金屬器出售。
這兩樁因素使得觚品堂在台北古玩界圈子中,聲譽很不好。
蔺磊廣也想着改變經營方向,向全系古董店鋪擴充,可古玩這行業,各個類别都有固定的圈子,特定的進貨渠道,特别的銷售人群。讓一個賣金屬器的突然去賣字畫,顧客也有疑慮啊,甚至原本的金屬器老顧客都會懷疑,是不是觚品堂沒了進貨渠道?
因此一時間他還真不好改動,拖延至今。
“那個年輕人二十歲不到?”他又問道。
“嗯!”于德海想了想,補充一句,“看起來挺成熟的,有股子書卷味,氣度不凡,應該不到二十。”
“這是誰家的?能肯定是島内的?”蔺磊廣撓撓光秃秃的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