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貓眼寶石,就是看它中部的豎形光帶——一般玉石對光線的作用都是散射的,沒有這種特性。
貓眼在歐洲被追捧,與歐洲教廷有很大關系。
十三世紀,歐洲教廷認為,貓和貓頭鷹有極其相似的外表,認為貓在夜間令人毛骨悚然的鳴叫和閃爍兇光的眼睛,正是魔鬼撒旦的化身,或是造禍女妖的幫兇,是與魔鬼結盟的異教畜生。為了鼓勵人們大量捕殺貓,教廷又編撰了一則謊言,他們說貓眼具有奇異的魔力,佩戴之後,可以驅邪避異物,尤其是鼠疫。
久而久之,貓眼寶石,在歐洲極度受追捧。
荒唐吧!然而這是事實!其經過被歐洲衆多史書記載。
歐洲教廷的屠貓令,一直到十四世紀發生曠世罕見的歐洲大鼠疫之後,才被裁撤。
“有!”乘務員看看盧燦的衣着,很爽快的答複道,并從口袋中掏出一隻錦盒,打開後,平放在盧燦面前的小桌上。
這是一枚棕色的貓眼閃玉戒面,相當罕見。
盧燦從兜中掏出手套,戴上後對着窗戶的陽光照照,一條筆直的光帶,從上到下,一閃而過。随着火車的前進,這枚圓形戒面中部的光帶,時隐時現,有時呈現棗核狀,有時又是一道直線,非常靓麗。
“多少錢?這枚戒面我要了。”
盧燦帶着手套的手指,輕輕揉捏這枚重約六七克的戒面,感覺很好。
花蓮翠玉有三大特性,油性好、細膩、硬度高,也有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透性不足,
“三千!”那乘務員見這位年輕小夥子真的準備買,連忙面帶笑容回答道。
自然是新台币,折合錢才八百不到,價位并不貴。
這是台島玉目前的真實價格,它沒有機會趕上極品翡翠的市場行情。
最早的貓眼閃玉價格并不高,一直在努力開拓市場,等到八十年代中後期,被歐洲市場全面接納時,它卻斷貨了!
真是悲劇。
也許,自己這次來花蓮,可以囤積一批高品質的貓眼閃玉。等到九十年代初,再将這些囤貨放出去,妥妥的一筆橫财。
要知道,在兩千年左右,盧燦手中的這枚貓眼閃玉戒面,行情價就是三十萬港元,在2010年,這枚戒面,沒有兩百萬港紙,别開口!
三十年,增值兩千五百倍,怎麼想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到花蓮外公家,就和群姐聯系,讓她過來一趟,搜羅一批精品貓眼閃玉回去。
盧燦沒還價,直接從皮夾中掏出三張千元新台币,遞給對方,順便問道,“還有嗎?”
這麼爽快的乘客,真的很少見。
接過鈔票,這位年輕的乘務員,更為殷勤,連連對盧燦點頭,“您要多少?中部的餐車室還有幾枚存品,我去給您取來?”
“我和你一道吧。”盧燦也不想在衆目睽睽之下,暴露巨額交易。
“欸!那辛苦您了!”
這位乘務員屁颠屁颠在前面推着車,盧燦和丁一忠跟在後面。他邊走邊和盧燦介紹這些貓眼閃玉的來源。
這位乘務員姓辛,漢名辛泰祥,阿美族人。他的姑姑是阿美族少有的外嫁女性(阿美族是母系族群,一般都是入贅),嫁給花東豐田的一位礦主,因此他才能拿到精品貓眼閃玉。每次上車,總能帶一批,做服務的同時,賣點花蓮翠玉賺點小錢。
“你姑父是礦主?”盧燦來了興趣,搓搓手指問道。
“嗯,他的礦場,在豐田能排進前三。”
辛泰祥手中僅有的四枚貓眼閃玉戒面,和一串極品貓眼閃玉手串,被盧燦以五萬新台币全部收購,怎能不開心?對于盧燦的問題,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