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德拍賣的一幹鑒定師,圍着馬占奎,低聲議論着這件葫蘆瓶。
馬占奎應該鑒定出來,擡頭向盧燦看過來,想要讓他過去确認一下。
沒什麼可确認的,這種東西,無仿品。
盧燦笑呵呵對賈鄭廷拱拱手,“多謝賈老饋贈,這件禮物,我代表維德拍賣收下了!”
也不等他回話,盧燦對門口的馬輝義揮手示意,“馬輝義,唱!”
“清外銷東瀛釉裡紅财神葫蘆瓶一尊!”
此言一出,賈鄭廷的眼神一眯,拱手回禮,算是認可盧燦的鑒定。見他如此,許家耀長長的籲了口氣,這算是今天的第一次考核。
馬輝義這次底氣憋得足足,高聲喊道:
“瓷王堂賈鄭廷大師賀……清外銷東瀛釉裡紅全品相财神葫蘆瓶一尊……”
這聲音震得,如果開窗,估計一樓的許胖子都能聽見。
多少有點打臉賈鄭廷的意思。不過,這老家夥神色不變,笑眯眯與盧燦握手,“盧少東年少有為,家傳深厚,老朽佩服!有時間,還需多去小店坐坐,可好?”
這件葫蘆瓶,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的,剛才盧燦可沒上手,不過是扭頭看了幾眼,便将這件東西認出來,其見識、鑒定功底,讓賈鄭廷暗自震驚,所以這番話說得格外客氣。
“好啊!一直仰慕您老的‘不斷窯口不斷代’,如果不是擔心冒昧,早就去了!”盧燦抓着他的手,搖晃幾下,順着他的話,把自己的要求往前提了一大步。
不斷窯口不斷代,是形容賈鄭廷的私藏,可不是瓷王堂店面貨物。賈鄭廷邀請盧燦去店面,盧燦裝糊塗,回答是對他的私藏更感興趣,想要去他的私藏館做客。
賈鄭廷面色一陣猶豫,私藏館一般都不願意給人看,譬如盧燦的藏寶室,除了家中幾位老人,外面客人從未接受過邀請,連胖瘦二頭陀都沒機會。
這也符合财不露白的華人财富觀。
看着盧燦那年輕、意氣風發的臉龐,賈鄭廷有些恍惚。年輕,眼力好,有财富支撐,這種人在行當内,勢必崛起,誰都擋不住。自己将行就木,無所謂了,可是,賈家想要在香江古玩圈繼續厮混,這種人,這能交好。
他已經開始後悔,不該答應某人的要求,來稱量維德拍賣。好在自己還算明智,挑選個不大不小的難題,留有餘地,兆頭也好。
現在對方提出參觀私藏這一要求,何嘗不是軟性脅迫?
賈鄭廷原本就是八面玲珑的生意人,很快有了決斷,笑容真誠三分,“盧少東不嫌棄,老朽自然歡迎!”
送走瓷王賈鄭廷,鑒定室沒外人了,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盧燦是如何鑒定的呢?惠比壽是東瀛财神,線索就這麼簡單。
“小子,眼力不錯嘛!跟誰學的?可别告訴我是盧嘉錫,那老東西在字畫方面還湊合。瓷器,他就是個入門而已。”盧燦一回頭,李燦林和福伯,不知什麼時間來到鑒定室,正站在房間後面看着呢。說話的正是李燦林。
涉及到爺爺,這話要反駁,盧燦毫不猶豫的頂回去,“您老多少年沒見他了?我爺爺鑒定功底深厚着呢,未必比您差多少。”
老頭子哼哼兩句,沒再開口——畢竟在孫子面前說爺爺的不是,傳出去不好聽。他氣鼓鼓的拉着福老,坐在後排,也不理會慕名圍上來的維德拍賣的那些鑒定師。
盧燦苦笑,真是怪脾氣老頭一枚。
一問送他們過來的安保人員,果真是李林燦不願意出門,又在路上遭遇賭車。
沒來得及細問,許家耀再度領進來兩位中年人,手中都各拿着一件小玩意,這又是來稱量呢?這兩人,盧燦還真不認識。
好在馬占奎行内厮混多年,人頭熟,他在盧燦耳邊介紹道,“左邊那位是慕古齋的向生向老闆,香江收藏家協會的副理事長。右邊那位是餘寶昌先生,新加坡的古玩大買家,常年住在香江收貨。”
所謂古玩大買家,其實就是古玩掮客。
他手頭握有大批客戶資源,然後根據客戶需求,去采買貨品,他能從中賺取費用。當年的盧芹齋,所從事的也是這種職業,隻不過規模更大,影響力更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