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第2頁)

  這個選擇題,恐怕能讓自己糾結到死!

  “謝謝爺爺提醒!”盧燦嘻嘻一笑,放開心結。

  ……

  吃過早茶,盧燦開車送将兩女送到樂古道納徳軒,這幾天他可是拍着胸脯,答應群姨,每天會接送上下班的。将車子泊在店内,自己又鑽進丁一忠的車子,前往潤馨窯場。

  昨天溫季宸來維德拍賣捧場時,告訴盧燦,潤馨窯場的電窯所需瓷坯,已經全部準備妥當,等着他去商議,何時開始第一窯。

  柴窯第一窯的失敗,讓盧燦對電窯第一窯,充滿期許。

  “這次準備了多少件?”

  盧燦站在炕房中,帶着口罩,話語有些甕。

  炕房就在長方體車廂式電窯旁邊。所有彩繪、上釉之後的瓷坯,在裝窯之前,都需要經過炕房走一遍,目的是将瓷坯表面的水汽驅散。

  這一過程,在電窯點火之前,還需要做一遍——燒過電窯的都知道,電窯正式燒制之前,都需要開窯門,低溫烘培兩三個小時,目的也是烘幹水汽。

  “第一次,穩妥起見,我們商議後,隻準備了八十件标準器。”

  “其中金白邊(歐洲瓷器配色的一種稱呼,白底金邊,以下相同)十四件、金白底十六件、紅金邊十五件、全紅六件、全金四件、金藍底十件、剩餘的全是素白。”

  韋森特答道,此次電窯燒制的工頭就是他,副把頭是唐師傅。

  電窯燒制同樣不容易,需要有經驗有精力的把頭嚴密監視——此時可沒有液晶顯示頻,所有的數據,都是通過左右搖擺的擺針表盤來估測;更沒有後世那種準确到正負五度的恒溫器來調節,溫控這一塊,同樣需要有經驗的師傅時刻看盤(盯着表盤)。

  “選個吉時,就這兩天點火。”盧燦對溫季宸示意。

  電窯燒制,還有自己引進的歐式制瓷工藝,能否成功?

  他的心,也沒底。

第274章

盧家夜宴

  從希爾頓鷹巢餐廳俯視,繁華的香江街頭,燈紅酒綠的鋼筋水泥叢林裡,人頭湧動着,好像覓食的蟻群。來往的車流,似乎是名利場的瘋狂追逐客。

  盧燦站在窗前,不知道自己為何有這種感觸?難道是為了身後的酒會?

  今晚,這裡被盧家包場,賓客如雲!

  爺爺盧嘉錫,在這裡大宴賓客。

  宴請老院長錢木夫婦,兼為錢老與分别三十二年子女會面,舉行慶賀宴會。

  是的,坐在右手邊第三席的就是錢老的三子一女及兩位孫輩。

  五天前,錢老夫婦抵達香江。盧燦這才知道,當初在素書樓他為什麼說的如此笃定——在八月底來香江,原來,他已經通過秘密渠道,聯系上内陸的家人。

  在新華社香江分社及統戰部門的安排下,終于見到一直留在内陸的三子兩女中的四位。

  不過,盧燦總感覺,錢老與子孫輩的見面,氣氛有些怪異,喜悅中又透着說不清的疏遠。即便距離初次見面已經三天了,今晚宴席上,盧燦仍然能感覺出那種陌生。

  錢老的五位子女,都是他的第二位夫人所出,一手撫養長大,并且各個學有所成。

  張老夫人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地位要遠高于這位父親。當他們看到瞽目的父親,帶着年輕的夫人出現時,也許,他們想到更多的是留守故鄉并寡居一生的老母。

  爺爺為什麼要為錢老大宴賓客?原因并不難猜——兩人一定是達成某種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