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就知道吃!趕緊的,上庫房把那一套《奎璧書經》拿來!”老頭子手臂一揮,霸氣十足,将兒子和兩位弟子趕跑,自己拉着盧燦坐在西瓜桌旁,“來來來,我倆吃!”
盧燦無語!這老家夥還真是……
張澤潤套起一件汗衫,準備出門,他又在後面喊道,“捎帶着把那幾幅畫帶來,這小子有錢,坑他一把天經地義!”
張澤潤聽到此話,一腳踢在門檻上,一個趔趄差點栽倒。
盧燦烏雲滿腦,黑線遍布。合着,我就是那冤大頭?
“張爺,您剛才提到的是金陵奎璧齋?原版?”盧燦吃完一瓣西瓜後,擦擦嘴問道。
“當然原版,不是好東西,我能拿給你?”他一抹嘴角的西瓜子,說道。
如果是奎璧齋原版刻印,那還真是好東西!
奎壁齋為明天啟、萬曆間福建莆田鄭大經(字元美)在金陵設的刻書坊,為當時金陵最富盛名的書坊之一。
因其刻書精工雕印,極為精美,翻刻鄭氏刻本者甚多,名聲盛極一時。後人直接以齋号為書命名,如《奎壁書經》《奎璧禮記》等,廣為流傳,可見其名聲之盛。
解釋一句為什麼叫《奎璧書經》就是誇贊他的書印的好?當時的《禮記》《尚書》等教材,以國子監官刻本質量最好,因此又叫《監本xx》,把奎璧齋刻印的這些教材叫做《奎璧xx》,就是說奎璧刻印的版本,不比國子監刻印的差。
“書經”即《尚書》,“尚”即“上”,意指上古時代的書。它保存了商周時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傳由孔子選編而成。
《監本書經》這本書,盧燦以前接觸過。中大圖書館中有一本,光緒年陸潤庠(清同治年間狀元)監制,國子監翻刻奎璧齋版本。
清代國子監翻刻一家明代坊刻本,呵呵,所以,奎璧齋的刻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完勝清代官刻本。
等盧燦興高采烈的離開墨博軒時,天色已經擦黑。
他左手中是一隻書匣,内盛放《奎璧書經》一套三冊,保存的很不錯。
這套書來自台島,内頁一共有邊角印、賞印、題字印等各色钤印十六方,傳承有序。
最新的一方為“傅孟真賞”。
傅孟真是誰?五四運動總指揮傅思年,大教育家、曆史學家,1950年在台北去世。
聊城傅家是三百年傳承的大家族。入清以後,這套書一直為聊城傅家所收藏,
盧燦推測可能是傅家失竊,或者傅家侄孫輩不孝,盜出家中藏品,緻使這套物品流落到自己手中。
真要把這套《奎璧書經》送給馬繼明?
盧燦還真的有些舍不得,不過,他估計馬繼明未必會收,太過珍貴,尤其是當着賈立文的面。
出出手吧,反正對方不會收。
時間快到了,盧燦一時間又沒找到替代的禮品,于是拎着這套書冊,直奔相約地點。
……
另一場聚會已經開場。
東勝酒樓的招牌是淮揚菜,“揚”即揚菜,以揚州一帶為代表的長江流域,“淮”即淮菜,以淮安一帶為代表的淮河流域,因此,淮揚菜以河鮮為主,講究和、精、清、新。
酒過三巡,徐占堂終于放下筷子,笑眯眯的看着賈立武。
“徐生,我真的想要幫你,可是,你不清楚内幕啊……”見徐占堂看着自己,賈立武也放下筷子。今天之所以答應徐占堂的邀請,因為他感覺明天的事情大局已定,不如今晚提早給徐占堂透露點消息,賣個好。
“内幕?不知賈老闆所為的内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