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房子很多,可自己結婚卻沒房子?
這不,這幾天纏着爺爺說這事呢。可爺爺張口就讓自己和愛人就在這小院子裡結婚,西廂房撥給自己。
不就是想要圖個獨門獨戶的清靜嗎?和您老人家擠在一處?那還不如和我父母去住那複式樓房去呢?
張澤宗心頭有點憋屈,可聽到潘蘇的問話卻不敢怠慢。潘蘇姨奶奶無子女,對自己的父母還有姑姑,一直挺好的。他連忙說道,“可能……可能今天有客來訪,高興吧。”
“不就是一個香江富家子弟嗎?值得這麼高興?”潘蘇想了想,搖搖頭,不明白,随即又将張博駒盤子中剩下的兩個包子,分給張澤宗和張澤瑞兩人一人一個。
“你爺爺是想要熱鬧點,你這孩子,結婚是好事,這院子裡結婚,多喜慶?以後我還能幫你們照看點孩子,多省事?不知道你怎麼想的……”潘蘇今年六十五,也很喜歡唠叨。
“以後,這些屋子,不都要留給你們兄弟倆?還能給外人不成?他要是敢再給政府,我和他急!”潘蘇指指張澤宗和張澤瑞,安慰道。
潘蘇一句話戳中張澤宗的心思,他低頭有些不好意思。後輩擔心的就是這——張博駒捐東西,出了名的,他們還真的怕老張同志一時腦熱,又将這幾棟院子捐了。
張澤瑞今年隻有十七歲,老張同志老二家的孩子,還沒什麼心機,聽到姨奶奶這麼說,立即高興道,“謝謝奶奶!”
潘蘇笑笑,心底卻幽幽的歎了口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
盧燦沒有選擇入住故宮博物院的招待所,而是選擇了京城飯店。并讓邵明帶話給故宮的金玉生金老和徐邦達徐老,等這一兩天忙完私事,再去登門拜訪。
今天一大早,盧燦便安排陳曉去送拜帖,自己帶着孫瑞欣,從京城飯店趕往附近的友誼商店。這家商店是京城有名的涉外商店,也是京城有名的奢侈品消費場所。
六十年代,友誼商店在東華門大街二十五号開業。當時,友誼商店的口号就是:“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裡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得有!
盧燦在京城住了近十年,對大名鼎鼎的“友誼商店”自然很清楚,甚至還知道他們未來的沒落和凋敝。
不過,此時的友誼商店,真的很有派!
四層,卻有近四十米高的建築,在長安街很威武,淺綠色的玻璃外壁,也很時尚,兩側的玻璃門,旁邊,各站着兩名守衛。
呃,商場門口有全副武裝的守衛,這是攔誰呢?孫瑞欣第一次見這種情況,有些傻眼。
“這裡主要消費對象是涉外人員,使用的貨币是外彙券,一般人進不去。”盧燦低聲解釋一句。
守衛很有眼力勁,這四人的着裝,一看就并非内陸人,閃過一旁,放他們進去。
“阿欣,你去買東西,我四處轉轉,很快就下來。”盧燦吩咐一句,指指樓上。
孫瑞欣乖巧的點點頭,望着盧燦和陳曉進入電梯後,她從手包中掏出一張紙,攤在櫃台上,“喏,我要采購這些東西,幫我打包。另外,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聯系一輛貨車,車錢另算。”
那位櫃台長早就盯上進門的這兩位年輕人,此刻,他連忙接過紙張一看,不由得“嘶”了口氣。這采購,還真的找輛貨車!
“您稍等,我這就安排人備貨!”他半鞠躬後,立即走到櫃台一端,拿起電話撥出去。
一樓的櫃台其他銷售,都伸過腦袋一眼,嚯,還真是大采購!
名單前半部,一水的新科技産品,包括友誼商店最新從東瀛進口的彩色電視、德國進口的冰箱、法國進口的轉桶洗衣機、比利時進口唱片機……
要知道,這些東西,友誼商店本身的庫存就沒多少,櫃台長這是打電話請示去了呢。
名單後面,則是清一色國外進口物品:原味咖啡、花生醬、土耳其絨毯、巧克力、紅酒、服飾……
“您這是?準備結婚用品?”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忍不住問道。
說得孫瑞欣臉色一紅,“見長輩呢,多年未見了!”
一口港味,态度還不錯,那些售貨員立即議論開來。不用說,這是香江親戚回京探親來着。再看孫瑞欣的服飾、身上的配飾,幾個大媽級别的,頓時圍着她,問東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