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第二條禁令,一直影響到三十年後,并越來越嚴格。
既然如此嚴厲,為何友誼商店還能公開出售呢?
這與友誼商店的性質有關——友誼商店從1955年開始建設以來,就背負着“展示中華源遠流長曆史文化”的使命。
有這樣一條高大上的任務護身,他們就可以合理合法的展售超越法令的物品,這也是盧燦能買到雍正琺琅器的原因所在。
偶爾幾件超限的東西存在,盧燦從機場過關,沒什麼關系,此時的機場檢查并不嚴格。但他如果大批量采購,從陸上過關,那就是“有計劃有組織的文物采購或出口”。
這種行為,一定會有核查,而且非常嚴厲。
如果不想進入黑名單,不想物品被沒收,那他隻有乖乖遵守法令法規。
他之所以讓安保隊員北上,就是希望他們能想想主意,怎麼把自己采購物品帶出境!上次田坤找的借口就很好——香江竹園造紙廠采購廢紙!
沒看錯,盧燦在江門古鎮從譚樂家收購的那些一萬七千多本藏書,用僑聯的通行證,混過内陸的海關,然後又以竹園造紙廠采購的名義,混過港方海關,安然抵達虎園博物館。
這次,如果盧燦在京城或者說内陸大肆采購瓷器、字畫,再想如此容易的離開,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
不過,即便暫時出不了境,盧燦也并不着急,他還有一招。那就是這十多年來香江商經常會用的方法:在京廣申寶安等地置産,以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點帶到香江。
等到兩岸交流密切時,可以申請包機,那時,走空運回香江,更不在話下。
進門左手側第一排,就是硯台。
數百件硯台堆放在上中下三層櫃台上,雖然現代工藝品較多,但裡面依舊有好貨。
“這件給我記上!”入手第三件,盧燦便招呼那位老邢。
丁一忠随手将硯台拿起,遞給那位估價師。
那位估價師拿起來看看,“清代嘉慶朝孫坤所制眉紋梅花刻歙硯一方,估價八百。”
嗯?盧燦有些驚訝!看了眼這位估價師!
還真是人不可貌相哦,這麼個估價師,眼力這麼牛?
沒錯,那方硯台就是孫坤所制。孫坤乃清代琢硯名家,字奮夫,号漱生,昆山之安亭江人。他的書法、山水、制硯都很牛。
這人既然有名氣,為何盧燦還要吃驚?
驚訝的正是這位估價師對年代的精準鑒定。
孫坤是乾隆十三年生人,嘉慶六年去世,因此完全可以說是乾隆朝的文人。如果是一般的鑒定師,一定會說,這方硯台為乾隆朝歙硯。
但孫坤略有不同,這位老先生,晚年專注于畫梅,而這方硯台,其表面正是浮雕梅花,腕力圓潤,梅花刻印的相當有神采,應該是孫坤老先生晚年所制。
所以說,這位估價師的嘉慶朝所刻印的鑒定結論,異常精準。
這一發現,讓盧燦來了興緻!
他也有勝負之心,這種較技,很有意思啊。
很快,他又從中間一欄中翻出一枚老硯台,指了指,“老邢,這方硯台幫我記上。”
這次,盧燦沒急着繼續往下看,而是笑盈盈看着那位估價師,看他怎麼說。
這是一方端硯,表面浮雕山水,大氣磅礴,全開放形制和全景式構圖。雙層硯池隻占有三分之一不到的面積,被設計成一彎池塘。
這尊硯台,與其說是硯台,還不如說是一尊精美的桌上硯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