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算是正事,張澤宗和徐奉都點點頭。
“對了,宗哥,你還需找人幫我把院子照顧照顧,該維修的維修。尤其是恩園中路的西式洋樓,好好修葺一番。今年年底,無論與友誼商店的合作成不成,我都有打算在京師成立一家辦事處,那裡,會是納徳軒珠寶在京城的暫時辦公地點。”
“欸!好嘞!明天孫小姐看過之後,有什麼要求,盡管說。我負責找人,弄得漂漂亮亮的。”張澤宗剛捏捏那一紮外彙券,估摸着能換多少錢,這會正開心這呢,滿口答應。
“徐哥,有沒有問,今天下午劉廠長和林嘉義先生,談得怎樣?”
林嘉義這次反應非常迅速,接到盧燦的電報以及基本情況介紹後,他立即帶人,申請北上。如此急切,實在是因為箱包廠的生意太火,必須趕時間!
他和盧燦的身份不同,東南亞林家新一代驕子,此次北上,又是正式的商業合作,被京城方擡得很高。因此,他中午抵達京師後,直接被安排到釣魚台涉外賓館。
林嘉義心急,在盧燦見徐梆達時,他已經和劉紹明見面了。
盧燦原本想晚上去見他,可他又被安排和全國工商聯的領導見面,盧燦不喜歡湊熱鬧。
“談得還不錯,林先生要求我們制作幾套,他要親自核查質量,然後才能簽訂協議。劉哥還說呢,香江人做事,就是較真。”
呃?這話有點意思,劉紹明原話肯定比這要粗要難聽。
估計林嘉義在下午的談判中,踩了市農機廠幾句。他也是第一次與内陸企業直接打交道,很自然的用上對付其他商業合作夥伴的方式——往下踩對手,然後好占據談判主動權!
這怕是讓劉紹明心底不舒服了。
“古玩行中有句話,挑毛病的才是買家。把這句話送給你劉哥。”
盧燦抖抖眉,敲擊兩下桌面,“另外,市農機廠想要賺外彙,就必須要按照客戶的要求辦事,這可是昨天劉廠長親口許諾的。”
徐奉暗暗心驚,這位看起來和煦的富家公子,反應還真迅速,自己不過透露點口風,他立即猜到過程!
隻聽他又說道,“我準備在京城成立納徳軒珠寶的管理處,徐哥願意進來幫襯一二?”
嗯?這讓徐奉當場愣住,這帽子怎麼掉到自己頭上?
論積極、關系遠近,張澤宗似乎比自己更合适呢?
第358章
北平箋譜
勢家歇馬評珍玩,冷客攤前問故書。
說的就是琉璃廠。
丁一忠走在盧燦身後,一抽一抽的,嘴角憋的難受。
無它,盧燦走在前面,一身的灰綠色棉軍大衣,還有雷鋒帽,腳上是雨靴(琉璃廠一帶還是泥土地,化雪之後有許多水窪),東看看西瞅瞅,如同剛進城的土豹子。
其實,他的這身裝束,才是正常的,沒見街上行人,都是這麼穿的嗎?隻不過在丁一忠眼裡反差太大而已。
這身衣服,還是為逛琉璃廠,特意找張澤宗借的呢。
盧燦對琉璃廠,可謂熟的不能再熟!今天專門到這裡懷舊來了!
早在遼代,今天的京城就被定為陪都,當時稱為燕京。
在燕京東門外有一個叫海王村的地方,那裡寺廟林立,客商雲集,曾是一個繁華去處,後來毀于遼宋金兵火。元明之際,皇家營建京城,在此設窯制琉璃瓦件,得名琉璃廠。
那時的琉璃廠,北起西河沿,南到臧家橋胡同,東自桐梓胡同,西至南北柳鄉。偌大一塊地界,煙火旺盛,生意興隆。燒制的五色琉璃,不僅裝飾了皇宮禁院,也成為寺觀廟宇、貴官豪宅的點綴之物。
明末清初的著名詩人吳梅村,有詩贊道:“琉璃舊廠虎房西,月斧修成五色泥。遍插禦花安鳳口勿,绛繩扶上廣寒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