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第4頁)

  “這大冷天的,洲上沒什麼可玩的。要是春夏,還不錯。”聽說盧燦倆人想要去君山島看看,他連連搖頭,不理解這兩香江人怎麼想的。

  盧燦今天打算上島探探路,至于開啟,今天肯定不行——五百四十多件物品,二十一隻大箱子,可不是自己和丁一忠兩人能搞定的。

  “辛苦一趟呗。我們就去島上看看,慕名而來的呢,不看太遺憾了!”盧燦順手塞給他一張外彙券。

  “啊?一定要去?那你們是想找私家條船上去?還是坐輪渡?農場那邊也有輪渡,一人五分錢就行。”他手掌一翻,将這五塊錢的外彙券窩在掌心。

  “這邊還有私家船?”他趕緊問道。

  這倒是個好消息,盧燦正發愁君山島被幾大國營農場包圍,島上物品怎麼運送出來呢。

  “有勒!我們這一片,就是靠水生活。前些年搞大公社,把私家船都沒收了,這兩年又還回來了,隻是不能去公家水域偷魚……”

  他絮絮叨叨的還要介紹,被盧燦揮手打斷,“那就找條私家船,我們包船上島,清靜!”

  “嘿嘿!我就知道你們這麼選擇。”那于淼笑容中同樣有着一絲狡黠。

  “我媳婦家是濠河農場的,她們家有條漁船,一天二十塊,你們願意不?”

  算不得什麼大事,不過盧燦還是問了句,“多大的船?有船工麼?”

  “五十料的船呢,肯定含船工噻,要不你們怎麼過去?”于淼嘻嘻笑道。

  料是古時候船的計量單位,一直沿用到明清。

  “料”的原意是指材料、物料,轉用為載重計量單位。古時設計船舶主要以載重多少石為準,再依據行江航海等實際需要,計算長度、寬度等等數據。

  宋代的沈括說:“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當時船舶載重,“皆以米為準”。

  一石米為925宋斤,約合110市斤,這就是一料的載重量。

  他口中的五十料船,能裝載超過伍仟斤物品,在洞庭湖上,已經算是大貨船了。

  “行!沒問題!過幾天我還有一道旅遊的幾個人要過來,你幫忙說說,這船啊,我們包下來了。”沒想到竟然在這解決了運輸問題,算是個小驚喜。

  租船很順利,這艘船有些破舊,屬于南方水鄉的烏梢船,中間艙蓬是蘆席搭建又蓋上氈層,外面再鋪上薄膜。

  船工有三人,一前一後搖橹,還有一位是于淼的大舅哥,在中間撐杆,速度不慢!

  “阿忠,稍後上島後,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你要記清楚路線。”

  盧燦終于主動和他說起這件事,丁一忠立即朝艙外看看,沒人靠近。

  “君山島湘妃祠,有一座密室,其内藏有張博駒張老師門的二十一隻大箱子。”

  “今天,我們上島,瞅機會看看東西還在不在?如果沒出意外,過兩天我去漢口,你留下來等田坤哥,想辦法把這二十一箱物品取出來,夾在他們的車隊中,送走。”

  是的,這兩天田坤幾人正在裝車隊,六輛大解放,是京城農機廠廠長劉紹明幫忙聯系。

  車隊将走京漢鐵路沿線公路,估計現在已經出發,大約在三天後,抵達嶽陽。

  車隊會在嶽陽做兩天的修整。

  這期間,田坤會帶人上島,将這批物件夾雜到車隊貨品中,一起運往寶安。

  丁一忠心下暗道,我說呢,怎麼這次南下行蹤詭秘,果然又有寶藏!他什麼都沒問,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輕重。

  君山島并不大,總面積不到一平方公裡,可就在這區區小島上,有七十二座山峰!

  踏足君山,盧燦上岸後的第一件事是雙手合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