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漢陽的行程又要推後幾天,嶽州地區領導聽說盧燦捐款一事後,也要接待。
說起來很沒意思,盧燦的捐款,竟然是嶽州地區所接納的第一筆來自東南亞的大額捐贈,當地很重視這件事。
這樣也好,看着田坤等人将師門珍藏送上車,心底也安心點。
出席了兩次官方宴會,又在當地領導陪同下,遊覽嶽陽樓。盧燦的姿态做得很到位,很給地區專員的面子,又捐贈五萬,翻修嶽陽樓。
他的十五萬,給的非常痛快,直接劃撥到指定銀行帳号,喯都沒打一個。
這讓盧燦在嶽州地區算名氣頗旺!幾年後,無論是嶽陽樓重修後的碑記,還是湘妃祠的信捐牆上,都留下盧大善人的名字。
兩天時間,除了出席官方活動,盧燦都在陪同小丫頭遊玩嶽州,汨羅江自然也去走了走,隻不過現在不是端午——汨羅江端午時節舉行的龍舟大賽,一直沒被禁止,很熱鬧。
款項到手後,地區官員露面少了,并非功利,而是他們這幫五六十歲的老人家,陪兩位二十左右的年輕,實在是心底膈應……
再說,人家也确實是來遊玩的,不能耽誤富家子弟的玩樂,是不是?
抵達嶽州的第四天,盧燦估摸着田坤的車隊,此時已經進入湘省境内,今天不打算再出門。可計劃得挺好,偏偏又有人敲響嶽州地區招待所的門——盧燦一行又被置換了住處。
“楊廠長?您怎麼來了?”
盧燦開門一愣,門口站着的這位方面大耳兄,正是東方紅茶廠的楊國生。自從上次見面後,自己的接待工作先是被農場接手,然後又被地區接手,就再也沒見到這位送自己正品宣德爐的老兄了。
不知道找自己什麼事?手中還提着個麻袋。
楊國生的笑容,沒了當日的爽朗,有點拘謹的朝盧燦點頭笑道,“您不是喜歡老爐子嗎?”
他提提手中的麻袋,向盧燦示意,“我家隔壁就是地區金屬回收廠,我昨天找老尤要了幾件老爐子。這不……給您送來了!”
還有這好事?盧燦連忙将他讓進屋。
“阿欣,幫楊廠長泡茶!”盧燦對裡屋喊道,伸手招呼楊國生坐。
“不用不用!我一會要去茶廠上班!”楊國生連連擺手,語氣中多了幾分客氣和生疏。此時,他已經明白,盧燦這種身份的港商,與自己之間巨大地位落差。
當孫瑞欣将茶杯端到他面前,他連忙起身感謝。
地毯上擺放着麻袋中倒出來的六隻銅爐,清一色的仿宣德爐!老舊古樸,各色造型的都有!
他如同表功般說道,“昨天晚上,我和金屬廠的老尤,哦,對了,老尤是金屬廠的廠長,和我住一單元的老朋友,他那廠子裡每年都要回收不少老銅器、銅像、銅爐之類的。昨晚我們倆一起喝酒來着,我跟他說起您喜歡老銅爐,拜托他給找一些。”
“這不,一大早我就去金屬廠的庫房,翻出這六隻賣相好一些的,給您送來了。”
說完,他看向盧燦的神色,有些緊張。
他的話半真半假!
他和金屬廠廠長尤大山确實是好朋友,昨晚也确實喝酒來着,但他喝的有點高,把自己的養蒜爐賣出五百外彙券的事情,突噜給對方。
一個爐子竟然能賣出五百外彙券?看對方手中炫耀的外彙券,不像假話啊?
尤大山精明的很,瞬間動了心思——廠子裡的庫房中,這種破銅爛鐵多了去了,自己能賣多少錢?即便不賣,也是要送進熔煉爐化成銅水,還不如便宜了自己。
他拉着半醉半醒的楊國生,兩人嘀咕半天,最後達成協議:尤大山負責将廠裡的爐子弄出來,楊國生負責聯絡那位香江年輕人,賣出的外彙,二一添作五。
這不,一大早,尤大山就帶着六隻爐子上門,要他來找盧燦。
聽完他的話,盧燦笑笑點頭,示意接受對方的好意。雖然他感覺對方行為有些蹊跷,但這對于自己而言,并非壞事。
第一尊是朝冠耳獸蹄足爐,底款為減地陽文款“雍正年制”,這是雍正朝的官造佛供爐。第二隻是獅耳圈足爐,同樣也屬于佛供爐的範疇,底款為單框陰文篆書“宣德年制”。這是宣德本朝仿,能達到館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