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第4頁)

  這種印記,消失在破旁王朝覆滅之後。

  因為使用這種印記的時間很短,知道的人很少很少,盧燦能知道得益于上輩子的網絡。

  也就是說,帶有香根鸢尾印記的寶玑老懷表,一定大師當年的親手之作!

  接過對方出具的小票,盧燦很仔細的将手表擦拭一邊,揣進襯衣口袋。

  這件物品,妥妥的館藏級老物件!

  賭鬥,自己赢定了!

  1980年九月,法國舉行一次拍賣會,一隻那不勒斯皇後佩戴過的寶玑手表,被寶玑集團總部回購,落槌價為九百六十萬琺琅!折合美元兩百多萬。

  這支懷表雖然沒有那不勒斯皇後背書,暫時還查不到出處,但它的年份,比拍賣的那支更早,保養的更好。

  兩者價值相差無幾。

  能在這家攤位上撿漏一支寶玑懷表,盧燦連帶着将她家的所有東西都看了一遍。又花了伍仟日元購置了一件本世紀三十年代出産的包金寶珀女士手表。

  這時,這位胖胖的中年攤主,才真正的喜笑顔開。

  “能問一句,剛才那支懷表,您從哪兒收購來的?”盧燦這才問道。

  “哦,你說那支老表啊,那支表有缺陷,沒有陀飛輪……”

  這女人挺實誠。

  陀飛輪是機械表中的調節器,也是路易寶玑先生十九世紀初發明的,而這隻手表是十八世紀下半葉生産的,怎麼會有陀飛輪?

  “謝謝提醒!”她的話,更印證了盧燦的鑒定!

  至于來曆,估計很難查清楚了。

第402章

直接交鋒

  在第三條直道的一家字畫攤前,盧燦與長澤茂相遇。

  如同猜測的那樣,長澤茂手中拎着七本古籍,布兜旁邊還插有一幅書軸。

  古籍堆放在一起,盧燦隻能看見最上面一本,可即便是一本,也讓他的的眼睛眯了眯,“長澤先生好眼光,蟹養齋的書籍,都能撿漏?”

  長澤茂同樣也在看盧燦購置的藏品,因為都是他不太擅長的領域,一時間不好估價。

  聽到盧燦的話,他自己也有些自得,“真是很幸運,能買到徂徕文宗的相關古籍。這次能有收獲,還得感謝維文君的邀請。”

  讓盧燦不淡定的那本古籍,是包背裝《徂徕先生小傳》,蟹養齋印制。

  這本書的曆史不算長,江戶時代末期的出版社,可其價值在東瀛文物中,不算低。

  先說說這位徂徕先生。

  全稱荻生徂徕,東瀛曆史上有名的儒學大家、哲學家。

  這個人,在東瀛江戶時代的地位,和中國宋代的“朱熹”有些類似,但他是反對“朱子學”的。

  徂徕把君主比喻為父母,四民皆為幫助君主安天下的“役人”,不管是哪個階級,都對社會有用。“四民”應該“相親、相愛、相生、相承、相輔、相養、相匡、相救”,才能構成一個合理的社會。

  他提出的“君主父母、四民皆役”的社會觀,一直影響到今天的東瀛政體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