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第7頁)

  此前,北魏陶俑出土甚少,這些外表斑駁的陶俑,很快引起了收藏者的關注。幾家國家級的博物館,則迅速撥專款對其進行“搶救性收購”。

  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呂濟民後來在央視回憶說,“曆史博物館買了三次,故宮買了兩次。中國曆史博物館花了八十萬,故宮呢花了十萬吧。”

  權威博物館的舉措,引燃了民間收藏者的搶購熱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向來稀少的陶俑,這一次卻似乎總也買不完。而且與以往越買越貴的趨勢不同,價格也一直波瀾不驚。

  這引起了文博部門的警覺。

  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出來的結果讓人啼笑皆非:所謂的北魏陶俑,都是孟津縣南石山村的赝品!

  這件事在收藏圈中流傳太廣,成就了南石山村的“造假四聖地之首”的赫赫威名!

  謝三順還未打開布包裹,盧燦又想到一件事,脫口問道,“謝哥,這次進貨,是不是還有唐三彩?”

  相比北魏陶俑的仿制,南石山村的唐三彩仿制,更難辨别!

第410章

防微杜漸

  擺放在桌面上的,是三尊北魏十字髻女陶俑。

  攏袖、長擺裙、十字髻,陶俑身上隐約可見橘黃釉色,大部分地方已經斑駁脫釉,土鏽痕迹自然。

  面部呈現自然黑,符合彩陶俑的制作特點——彩陶人物俑絕大多數是燒制成功後“開面”,也就是用顔料描出面部表情,因此這種顔料并非釉面彩料,它在土壤中長時間存放,會自動脫色,呈現“黑臉”狀态。

  怎麼看都是出土的老貨,難怪它們能闖過博物館的初篩和複檢,直到入庫才被李林燦檢出來。

  虎園的初篩負責人是于全義,以前是香江一家古董店的老掌眼,複檢負責人是奎榮,這種北魏彩陶俑,可能都是第一次接觸,有失誤能理解。

  倒是李林燦老爺子,真讓人刮目相看,這中陶俑曾經讓無數權威收藏機構上當,可依舊沒能逃脫他的“法眼”!

  假的就是假的,做得再逼真也是假的!

  上輩子盧燦在潘家園看過無數的排列整齊的北魏陶俑,眼前這幾件假貨,相比他記憶中的那些貨品,還要差一點,至少,它還不具備北魏陶俑的神韻。

  “謝哥,李老爺子的鑒定沒錯。”

  放下手中的陶俑,盧燦忽然笑着搖頭感慨,内陸的赝品之災現在就開始了?

  看來自己得讓虎園那幫鑒定師們,現在就得提防——赝品彩陶出現,那麼赝品青銅器,赝品瓷器及玉器還會遠嗎?

  聽盧燦這麼說,謝三順算是徹底死心,面色灰敗,眉頭跳動。

  這批貨沒救了!不僅這批貨,還有下一批四十多件陶俑、唐三彩,都懸了。

  是的,這一次二十一件是第一批,還有一批正在往香江運送。款項,都已經支付,這次算是徹底賠了!

  “安德福那小子坑我!”他氣憤的一拳頭砸在木桌上,将三尊陶俑全部震倒。

  “謝哥,你别急,先說說這批貨怎麼上手的?”盧燦示意謝三順坐下來說。

  這事鬧得……

  安德福和老荊頭收貨,謝三順出貨,還是盧燦牽線安排的。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謝三順從安德福那裡,一共運來六批貨,交由虎園博物館初檢,将能存入博物館的挑出來,剩餘的沒收藏價值的,再出給香江幾家文物店。

  謝三順沒少賺錢,帶着疤臉、雞眼幾個兄弟,活得滋潤着呢。

  這批貨的接洽時間,是今年六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