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第3頁)

  在這方面,盧燦一向不小氣,直接給趙太來挂了個名頭“虎園博物館藏海樓名譽館長”,薪資待遇對比他分館館長。

  其實就是給對方一個隻拿錢不幹活,而且能出去撐面子的虛名。

  他還真的來上班?呵呵,趙家四千多件藏品,賣給虎園後,趙太來夫婦也跻身香江富家翁,肯定不願意來這裡受罪。

  幾人這邊議定,隻等稍後去找羅家律師樓公證協議,那邊,四老将另一副畫也展開了。

  又是一幅精品高古畫!

  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間畫院待诏林椿的《杏林登枝圖》!

  立軸,絹本設色,高八十二厘米,寬三十五厘米,宣和裝。

  畫面内容為杏林花開,四隻莺鳥在杏林中嬉戲。設色輕淡,莺飛欲起,宛然欲活,有自然之态,杏林花開,粉嫩嬌豔,筆法精工,色澤妍美。

  整體畫風,層層暈染陰陽向背,飽滿瑩潤輕勻透明。

  佳作一幅!

  傳承也非常清晰,一共六枚印章。

  最早一枚是當時的畫院府印“玮淳”。

  宋代畫院的府印有些奇葩,每一代皇帝都有單獨的收藏或者鑒賞印,譬如宋徽宗趙佶,他的畫院府印為自己的款印“天下一人”;宋高宗趙構同樣精于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人神韻,他的畫院钤印為“書诏之寶”。

  “玮淳”是宋孝宗的賜名“玮”和年号“淳熙”的組合号,很有特色。

  其下為林椿的題跋和留款,接下來一溜钤印,分别是明代的“天全之賞”(徐有貞的賞印),“補安居士”(江東巨眼華夏的收藏印);“西陂放鴨翁”(清代詩人書畫家宋荦音落的号),最後是鄭孝胥的“藏海之寶”的收藏印。

  兩幅畫,二十二萬英鎊,約合三百萬錢,其中第一幅的作價就占了二十萬英鎊,這已經是絕對的高價。所圖者,趙家後續也。

  聽說盧燦已經談好趙家藏品的收購交易,李林燦拍着他的肩膀大樂,“小子,我就喜歡你這點,買東西爽快。不像台北故宮,想收購一幅畫,要商議幾個月,還要死命壓價,摳摳縮縮的……”

  盧燦翻了翻白眼,心道,為了這家博物館,你就沒算過我投了多少進去?

  安排戴靜賢将這兩幅畫入庫,張老、李林燦、福伯乃至邢師傅,不約而同擠上盧燦的車子——大家都要去趙家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藏品!

  也好,有這幾位把關,不會走眼——趙家藏品,盧燦并非包圓,而是挑選精品館藏,剩下的……自然要留給維德拍賣一口湯喝。

  一幫人再度殺回西半山趙家别墅。

第431章

胡家叔侄

  八月十八日十一點三刻,維德拍賣第一場字畫專場拍賣會結束。

  還不錯,沒有流拍。

  呵呵,盧燦看出有兩次舉牌的是調景嶺的人,估計是胖瘦二頭陀安排的托或者說防止流拍的“底拍”。

  這種事在拍賣行很正常,君不見内陸還有一家拍賣公司創作連續一百場無流拍的記錄呢?要是沒“底拍”,那才是怪哉!

  盧燦從貴賓席起身,帶着溫碧璃去後台,準備和胖瘦二頭陀打聲招呼後離開。

  “嗨,維文!”

  身後有人喊,盧燦回頭看看,是胡炯。别看他年輕,今年隻有二十四歲,卻是南洋胡家藥鋪的總經理,分管了六十多家藥店生意,堪稱東南亞年輕一代的翹楚。

  他身邊的是小叔胡旭,今年剛從港大畢業,在家族九龍木材市場幫忙打理家族的木材生意,也挺有經濟頭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