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第5頁)

  他順勢蹲到攤位面前,帆布單上擺放着七八十件青金石飾品,他用手扒拉兩件,心底明白過來。這攤位上的貨色,還真很一般,溫碧璃和自己的穿着,讓攤主把壓箱底貨色拿出來,估計是想要賣個好價錢。

  得到盧燦的肯定,溫碧璃立即和這位攤主談起價格,可惜,這位老者連英語都聽不懂,咿咿呀呀的說不明白。

  “他說要一萬比索,如果用美金的話,兩百美金就可以的。”嗯?幫忙翻譯的是剛才出手朗戈朗戈木簡的攤主,他的英文很一般,可畢竟還懂得一些。

  青金石屬于佛教七寶之一,青金石色是藏傳佛教中藥師佛的身色,信仰佛教的人非常喜歡青金石飾品;在古希臘、古羅馬,佩戴青金石被認為是富有的标志。

  青金石的顔色以藍色為基色,而在中國民間中,藍色正是一種希望之色,它不僅具有詩一般的夢境,同時它還是一種“平和、祥瑞和善良”的象征。

  因此,青金石在東西方都有龐大的消費市場。

  這串手鍊算是小極品,兩百美金的價格,放在香江拿不下來。

  智利盛産青金石,可是智利的青金石品質一般,即便是智利中部科金博省的安第斯山脈的産區,其青金石的質量,在國際上依舊達不到玉石級别,隻能算是青金石三級晶(青金石的級别劃分中較為低檔的一種)。

  當然也有例外,譬如這串手鍊的青金石,妥妥的寶石級别。

  在那位攤主的幫忙下,溫碧璃和老者開始了讨價還價,最終一百八十美金,拿下這串手鍊。

  “能幫我問問,類似的青金石飾品還有嗎?”幫溫碧璃付過款後,盧燦笑着對“翻譯”說道。

  那位攤主和老者叽叽咕咕說了一陣子,老者從座椅旁邊的包中,再度拿出三個木匣子,裡面盛放着手串、項鍊、手镯、戒子,一共六件。

  盧燦一一鑒定後,估摸這幾件飾品,應該源自同一塊青金石,品質差别不大。

  自己算是撿漏了,這些飾品如果運回歐洲或者香江,價格最少要往上翻五倍。

  最終,溫碧璃再度展開還價技巧,以一千五百美金的價格,将這六件小極品青金石飾品收入囊中。

  盧燦又問了問那位攤主,類似品級的青金石原石還有沒有,結果讓他有些小失望——這塊青金石還是攤主年輕時在科金博省當礦工時留下的好貨色,大批量供應,那是不可能的。

  “謝謝!”

  收獲滿滿,盧燦也就沒将那位“騙子攤主”剛才的行為放在心上,牽着溫碧璃的手,禮貌的和他告别。

  “請……等等!”

  見盧燦倆人帶着兩保镖準備離開,那位朗戈朗戈木簡的攤主急了,連忙出聲。

  “我真的有真品朗戈朗戈木簡,您可以随我去我家看看嗎?就在山下,不會耽誤您多長時間!”

  “要不?我們路過的時候去看看?”溫碧璃感恩他剛才的幫忙,搖搖盧燦的手臂。

  “那行,就去看看!”盧燦對那位攤主點點頭。

第451章

是真品嗎?

  盧燦帶着美女閑逛聖盧西亞山時,香江已經深夜。

  可是,虎園博物館第一修複室燈火通明,福伯、蔣複聰、張博駒、李林燦、盧嘉錫、邢師傅等七八人,眼睛緊緊盯着工作台前兩位老者的一舉一動。

  其中一位是墨博軒的修複大師張鼎辰,另一位老者同樣六十出頭,長髯飄飄。此刻他的眉頭緊縮,手指在面前一幅長卷上輕輕滑過,時不時和張鼎辰兩人私語幾句。

  此人台島的海派書籍修複大師張志清,他是台北故宮的禦用修複專家。

  盧燦安排人從意大利送回來的這幅蕭子雲飛白書法作品《黃庭經》,實在是太珍貴了,張鼎辰第一時間就被請來,可是,他對于字迹浸染的修複,有些沒底——他是店夥計出生,書法素養不夠,不敢模拟書法的走向和筆勢,對浸染部分進行切邊補絹。

  李林燦親自回到台北,這不,請來台島字畫修複第一人張志清,連帶着,聞訊的蔣複璁也匆匆趕到虎園,親眼目睹這幅傳說中的字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