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攤位畢竟是賣東方瓷器的,盡管那位日裔攤主的售價更低,一隻赤繪碗才一千索爾,折合後才四美元不到,可這價位對于那幾位本地大媽,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呢。
不愁着她們不上當!
“對!就是這家百索爾攤位,我們再去看看。”說完他拉着溫碧璃就往回走。
盧燦蔫巴壞,兩句話将這位日裔年輕人攤位上的生意,徹底攪黃。那名日裔年輕人莫名其妙,剛才還那麼多人圍觀,一瞬間,走得幹幹淨淨?
五分鐘後,盧燦和溫碧璃重新來到這家鋪子時,這裡一個人都沒有——生意鋪子就這樣,人越圍觀生意越興;越冷清越沒人上門。
那位攤主正捧着一本書在看着呢。
這次要速戰速決,免得再生是非。盧燦敲敲攤位台,問道,“你這裡的瓷器,一共有多少件?我全要了,能不能打個折扣?”
“啊?您回來了?您說全要了?”那位日裔年輕人擡頭見到盧燦又回來了,連忙将書放下,站起身來,再度鞠躬,他到現在還沒明白剛才是盧燦搗亂呢。
“嗯,全要!你說個價位吧。”
一共六十九件瓷器,十四隻赤繪碟子,十一隻碗、湯匙兩大兩中六小合計十件,茶杯六套、大品缸海碗(盛湯的碗)四隻,方形格盤(裝冷菜和泡菜的拼盤)四隻;扁瓷筷子六雙;帶蓋瓷盅六套,剩下的八件則是方盞,盛放各類調料的。
這些,基本能涵蓋東瀛江戶時代貴族的生活瓷,放在虎園展出,一定能吸引不少東瀛人圍觀吧?
前些日子,戴靜賢在得知盧燦曾經有不少東瀛藝術品,可惜都被他放棄,就對盧燦抱怨,不應該放棄東瀛市場,隻有虎園有一定東瀛藝術品,才能吸引東瀛人來參觀。
沒辦法,現在東瀛人太有錢了,他們是東南亞消費的主力軍。
那位日裔年輕人核算價格後,一共為七萬伍仟九百索爾。
他搓搓手,再度鞠躬,“請問……請問您可以支付美元嗎?如果支付美元的話,我可以算您二百七十美元。”
撿了一個超級大漏,盧燦開心的很,點點頭,讓溫碧璃支付給對方幾張綠油油的美元大鈔。溫碧璃付過錢後,側過身子,肩膀亂顫——此時她已經想明白剛才盧燦為什麼那麼說話了。這家夥,太壞了!
“請問,您的家族,什麼時間來利馬的?為什麼要賣這些生活用瓷?”用紙箱将這些瓷器包裝好,交給丁一忠和阿木,盧燦看那年輕人準備收攤離開,連忙問道。
是的,盧燦很懷疑他家中還有來自東瀛的赤繪瓷器——這些瓷器中,可沒有一件是觀賞器!擁有大批量赤繪生活瓷的家庭,會沒有赤繪鑒賞器?
那年輕人神色一黯,低頭不語。
得,這是遇到傷心事了?這話就不好再往下問了。
盧燦準備告辭,臨行前,伸手與這位日裔年輕人握了握,語氣很誠懇,“我們都是亞洲人,我看得出,你急于用錢,在這異國他鄉,如果有什麼幫得上忙,可以說出來。”
受後世影響,盧燦對東瀛人的印象不好,但如果說對這些早早來到南美生根的日裔僑民,有多少恨意,那是假話,故此,他這句話說得還是很真誠的。
“謝謝!我叫小島瀝原,家中出了一點狀況,所以……聽說大阪發展的不錯,我想回故土看看。”他抖抖盧燦手臂,再度躬身感謝。
對方這是籌集資金回東瀛?他父母呢?話語中可沒提及呢。
“哦,這樣啊……”盧燦抽回手臂,想想後直接說道,“盧燦,香江人,你可以叫我維文。很喜歡東瀛的赤繪,如果小島君家中還有類似的瓷器,我想收購,直接用美元收購。”
小島瀝原的猶豫表情,讓盧燦驚喜不已,這就是有啰?
萬萬不可被他帶回東瀛,那些觀賞瓷,隻要回東瀛,識貨的人太多太多,自己将永遠也沒有機會接觸上。
他很快又加上一句,“小島君,此行回大阪,萬裡迢迢,輕車簡從才是正理。”
“另外,你應該是第一次回故裡吧?東瀛的消費頗高,多準備點财貨防身,不是壞事。”
多好的人啊,提到建議都是提對方着想。
小島瀝原再次深深鞠躬,“感謝維文先生的關心。鄙人家中确實還有幾件,那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原本想要帶回東瀛。既然維文先生喜歡,不知可不可以随同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