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太來?!他又有好東西了?
第477章
古格銀眼
趙太來竟然帶回來兩尊古格銀眼佛像!
還有一幅,被李林燦和張博駒老爺子認定為衛藏地區畫派——勉唐畫派大師洛劄丹增諾布親手制作的唐卡!
嘿嘿,盧燦拿着電話,笑得合不攏嘴啊!
“恭喜盧少,又收到好東西!”剛才李林燦在電話中聲音很大,得清清楚楚,黃浩東很湊趣,笑着探問。
盧燦毫不掩飾自己的開心,點點頭。
稀罕東西!三件都是!這個趙太來,還真是沒枉費自己的一番苦心。
他一定開啟了位于英國倫敦的密室,這才有三件藏區文物的出現。
之所以如此推論,還真不是因為上輩子聽過,而是依照藏區和回疆地區文物的流失特性,所推理出來的。
藏區和回疆的文物,絕大多數都流入歐洲人的口袋中。
清末民國年間,活躍在藏區及回疆的文物大盜,最知名的有這些: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俄國的鄂登堡、美國的華爾納、東瀛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
這裡要再說一位偷盜藏區文物的英國人——麥克活斯揚。
麥克活斯·揚出生于劍橋郡,一位冒險家兼“考古學家”,1905年,他慕名來到印度探險,當時的探險方式大多數都是“沿着河流往上走”——水源是人群居住的必要條件。
1911年,他帶領六位探險成員,在四名印度兵護衛下,沿着象泉河上溯,來到了藏西地區。在這裡,他們發現一座龐大的古城廢墟!
這裡有恢宏的寺廟、雄健的宮殿群、規劃整齊的溝壑交通,龐大無比的城市建築,而如此巨大的城市,僅僅有六戶人家居住。
這,就是曾經縱橫藏西北七百年的古格王朝舊址。
簡單說兩句古格王朝的來龍去脈。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古格王朝的建立大概從九世紀開始。
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滅佛被刺殺後,吐蕃王朝崩潰,藏區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混戰。他的重孫——吉德尼瑪衮戰敗後逃到阿裡地區,迎娶了阿裡地區土王紮西贊的女兒。
吉德尼瑪衮就繼承了嶽父的王位,成為阿裡地區的藏民首領,真正建立古格王朝的則是吉德尼瑪衮最小的兒子——分封到象雄的德祖衮。
德祖衮吞并了兩個哥哥的領地,又一統藏西北地區,建都劄不讓(位于現紮達縣城西十八公裡的象泉河南岸),成為即象雄王朝、吐蕃王朝之後,藏區最大的王朝勢力之一。
古格王朝雄踞藏西,立國七百年,堪稱藏區佛教文化的“标本”!
古格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爾學經,翻譯各類佛經數百部,得佛教之益,王朝曆經數百年不衰。十一世紀中葉,印度高僧阿底峽到阿裡地區弘法,使阿裡成為佛教複興之地,佛教史稱之為“上路弘法”。
古格在藏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古代印度的許多重要佛教教義,就是從這裡傳入藏北腹心地區的,這裡又是古代藏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戰争滅亡說,瘟疫說,環境變化說,不一而足,沒有定論。
麥克活斯·揚一行人抵達這裡後,猶如掉入米缸的老鼠。
這裡有大量的各色金銅佛像——阿裡地區盛産金銀;有許多精美的壁畫,還有很多堆積在倉庫中無人問津的經書、唐卡等等。
他們一行,支付給當地住戶每家十個大洋後,開始瘋狂盜取。
花費兩年多時間,沿着象泉河,用簡陋的竹筏和馬車,整整運輸了二十多趟各色文物,到最後,他的同伴都不願再去——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