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霖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口,“那好,我就說說看法,怎樣選擇,你自己斟酌。”
“欸!”
“新馬一帶,支持内陸的資本代表有三位,陳嘉庚、李光前、陳陸使,至于你所說的陳佳仁,他……”老爺子搖搖頭,“還代表不了這部分華商勢力。”
“如果你有想法和陳家合作,或者說支持内陸的華商勢力合作,需要與李炳南商談。”
“他們的優勢是什麼,你需要想明白,肯定不是資本,而是……人脈資源!尤其是馬來地區的人脈資源!”
李光前是誰?新馬地區南益集團的創始人,陳嘉庚的女婿,新馬地區十大資本勢力之一。李炳南是李光前的長子,李光前1967年去世後,他繼任了南益集團的董事會主席,柔佛蘇丹冊封的“拿督”,在馬來地區的影響力非常大。
李光前先生去世後,李炳南将家族駐地搬遷到柔佛,此舉,似乎也有避華商總會鋒芒的意味。
與陳氏家族一盤散沙相比,南益集團的資本,依舊很厚實,确實很适合做頭楊老爺子頗有深意的看着盧燦,悠悠開口,“也許……對于你來說,這是一次好機會……就看你的能力了!”
他沒點明什麼機會,可盧燦心底很清楚。
歐美與内陸的關系改善,開始了“中美十年蜜月期”,因此,以邱郭柯李為代表的華商總會資本,對内陸充滿善意,而香江盧家,因為自己的出現,在内陸頗有投資,因此在香江,盧家已經被劃分為“親内地派”。
盧家與内陸親善,這一點,新加坡華商總會的人很清楚。
内陸的開放,内陸與西方關系的改善,使得華商總會的人,不得不改變立場。對内陸态度的改變,也促使他們對南洋地區親内陸資本的态度發生一絲變化——盧燦懷疑,邱家最近一段時間頻頻示好,并安排自己接觸柯家,正基于此。
這就是自己的機會。
自己能擔綱起這個重任嗎?
盡管自己有二十多年的前世閱曆,可是……這些資本控制方,哪一個不是成精的老狐狸?
返回武吉知馬别墅的途中,盧燦一直将臉埋在手掌心,低頭不語。
想要打開新局面,好難!
自己不過是想要拿到大華銀行的控制權,可是……誰能想到,竟然牽扯到恩怨難明的南洋資本糾紛中!
雖然焦灼,可偏偏盧燦又有感覺,這……似乎真的是一次絕佳機會!香江盧家真正揚名南洋的絕好機會!
丁一忠駕駛着賓利,從後視鏡看了眼盧燦,不想打攪他的思考,可是這件事又必須彙報,“盧少……”
“嗯?有事?”盧燦擡頭,合起手掌。
“菲律賓第三趟大米,今天晚上到……”
所謂菲律賓大米,就是阿爾達汗帶領團隊,挖掘出來的黃貨,這已經是運出來的第三批。前兩批的目的地是香江,而這次,因為與馬銀的黃金交易,被盧燦安排運抵新加坡。
“一共多少?”
“三千兩百噸大米,十五噸黃魚。”
“嗯。”盧燦點點頭,又問道,“三巴旺的碼頭,沒整理出來嗎?”
盧燦所說的三巴旺碼頭是新加坡臨近新馬海峽的一處漁船碼頭,維嘉打撈公司的總部就設在這裡,因此,盧燦安排人将這片小碼頭買下來,準備擴建,作為未來航運的終點站。
“整理出來,我們的人已經全部進駐,隻是……”
丁一忠沒說完,盧燦已經明白過來,他們是擔心打撈公司黃元那些人。
“你親自去盯,我稍後給黃元電話,讓他安排一間大倉庫出來,用于屯放兩百噸大米。”這件事黃元确實不适合知曉,打撈公司的那些人員畢竟隻是職員,而不像盧家衛隊的人。
兩百噸大米中,夾雜十五噸黃金,沒人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