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第4頁)

  面對市場的萎縮,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羅家不得不考慮調整産品結構,增加牛奶制品的品類,因此,羅桂祥接受澳洲德運奶制品公司的合作。

  德運是澳洲第一大奶源公司,它的幕後大股東利亞姆·盧克是個中國迷,非常癡迷于中國茶。他與羅桂祥一見投緣,兩人共同話題很多,很快聊到“茶博”一事——利亞姆和香江總督府許多官員的關系不錯,想要在香江“留名千古”。

  總督府對這種帶有很強公益性質的事情,自然大開綠燈,于是,利亞姆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域多利兵房三軍司令官邸,改造成香江茶博物館。

  羅桂祥作為他的合作夥伴,自然要大力扶持,不僅如此,他還在茶博的左近,開設了一家羅桂祥茶藝館,兜售茶道和茶品。

  今天羅查理找盧燦有什麼事呢?

  茶博物館開辦之後,内部需要許多茶具陳列,可是,真的拿這些真品進行陳列嗎?

  呵呵,自然不會!

  用複制品做日常展覽陳列,這是文博界的常規,真正的珍品,隻會出現在特展上。

  香江茶博物館自然也需要大量茶具複制品。

  這不,羅查理認為,這是彌補父親捐贈有别所可能帶來的盧羅兩家關系裂縫的好機會,因此,這項業務,在羅桂祥的許可下,交給盧燦旗下的潤馨瓷器廠來完成。

  今天,盧燦就是來參觀茶博物館,順帶談談這筆業務。

  茶博物館位于紅棉道,距離太古廣場不遠。等羅查理車子抵達時,溫季宸帶着兩位潤馨工作人員,已經等候在台階處。

  這樁業務,其實利潤不高,甚至還抵不上潤馨瓷器日常業務,不僅如此,難度還很大——需要很強的仿制能力,但盧燦還是堅持接下來。

  他另有想法——如果能順利完成的話,它帶來的影響會很大。

  潤馨瓷器,在香江台文博界會真真打響名頭。

第550章

意外陡生

  “羅老,不好意思,來晚了。”

  盧燦對台階那邊招招手,卻不是和溫季宸招呼,而是站在他身後的那位老者。頭發稀疏,長眉,身着嘉麗服飾出品的唐裝,精神很不錯的羅桂祥。

  “不晚不晚,我的那壺鐵觀音,正在泡池呢,這會,火候正好。”羅桂祥笑呵呵的受盧燦一禮,随即伸手在盧燦手臂上拍拍,隻不過,他眼中閃過一絲隐憂,盧燦并沒有注意到。

  所謂泡池,就是鐵觀音濾過頭水之後的泡汁過程,一般需要五分鐘才能将茶葉的湯汁和香味浸泡出來。

  “能喝到羅祖親手泡制的香茗,小子口福不淺。”

  “哈哈,你小子馬屁拍錯對象。我的手藝還欠點火候,是東文的手筆呢。”

  盧燦的神色似乎非常驚訝,張張嘴,再度對他身邊的賈東文施禮,雙手交握,半躬身,“有勞香江茶聖手筆,小子受不起啊!”

  盧燦的态度,其實很能說明問題——羅桂祥自己的收藏鑒定能力一般,他隻是收藏界的投資者,盧燦行的是後輩禮;而賈東文雖然隻是掌眼身份,可他是實打實的文博界大拿之一,盧燦行的是學生禮。

  賈東文素有“香江茶聖”美譽,這不僅是贊譽他在茶具鑒定方面眼明心亮,也是誇獎他茶藝水平的至高。

  “香江文博第一人面前,老朽不敢當啊!”剛才一直微笑,沉默不語的賈東文,見盧燦如此,連忙雙手抱拳,舉過肩膀,朝盧燦擺了三下,這是還半禮。

  至于盧燦“香江文博第一人”的稱号,還與台北故宮蔣複聰老爺子有着莫大關系。

  去年中秋,虎園與台北故宮聯合舉辦“高古畫展”,一共展出四百多幅畫作,虎博提供的高古畫(宋及宋代之前)足有兩百多幅,占據一半還多,震驚華人文化圈。當時蔣老爺子接受台島《中央日報》的采訪時,盛贊虎博老闆盧燦為“香江文博第一人”“華人新一代收藏領軍人物,其鑒定目光無二,收藏之志無二”。

  老爺子這麼說,其實更多的是希望拉近台北故宮與虎博之間的關系,不過,他的話很快被喜歡熱鬧的香江媒體轉載,随即傳播開來,于是便有了這一讓盧燦汗顔的稱号。

  “慚愧慚愧!萬不可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