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第4頁)

  這種做法,看似對其他股東有利,但對企業發展不利——企業頻繁更換股東自然不會穩定發展。

  創興銀行是廖家産業,他們自然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所以,西野上雄将這一條列在第一位,果然獲得包括廖列科在内的幾位成員的認可。

  “第二點,這家投資公司,即便是真的準備長期持有,各位考慮過嗎?增加一位大股東,對公司内部管理權、經營權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什麼樣的影響?自然是權利的再分配!廖家和日資方,都會有所壓縮。

  至于盧燦最初的想法“不參與經營管理”,被德銀總裁安德烈一口否決——沒有管理和經營權,投資項目豈不是做善事?

  這是安德烈上任德銀投資後的第一起投資項目,盧燦也需要斟酌他的意見,再說了,如果能拿到一定的經營管理權限,何樂而不為?

  因此,并沒有出現在求購申請書中。

  西野上雄這條反對意見,同樣戳中廖家痛點。

  企業融資,第一自然是希望同樣的股權招募到的資金越多越好,第二就是希望持有這些股東,越分散越好——這便于管理。

  “我的第三條反對理由很簡單。”

  西野上雄再度拍拍這份文件,語氣很自信的說道,“雖然前一段時間我們創興銀行偶有波折,但從三菱銀行分析室發過來的情治報告來看,香江股市的評估等級是安全的,其實我們并不需要籌備如此巨量的資金。”

  他又對廖列文點點頭,“當然,我并不反對廖會長……居安思危的做法。我的建議是,這次融資,為了安全起見,改為内部股東融資,是不是更恰當?”

  最後一條就有點意思了。

  内部融資,最常規的做法就是按照現有股份比例增資,這樣不會破壞股份比例結構。

  可是,廖家和廖創興集團,能拿得出來“最大頭”的增資嗎?

  如果拿不出來,呵呵,那肯定要轉售增資額度。

  隻是,創興銀行内部的股東中,誰最有實力買下這部分增資額度呢?自然是财力雄厚的三菱銀行!

  結果一定會是日方在創新銀行内部股份中再度拔高。

  廖列文意味深長的看看對方,繼而點點頭,對其他人詢問,“西野君的意見已經闡述得很清楚……還有其他意見嗎?”

  一時間,會場議論紛紛,大多數都不贊成德銀投資的收購方案。

  當然,西野上雄的内部融資提議,同樣也被廖家七兄弟雪藏。

  ……

  當天下午,盧燦剛剛走出拾碎閣,就接到安德烈的電話:收購有恙。

  挂掉電話後,盧燦揉揉眉心,三菱銀行情治分析室,就這水平?

  不應該啊?

  現在香江有不少經濟學家都預感到,新一波的金融股市寒潮即将來襲,沒理由三菱的專家看不到呢!

  莫不是他們也有這一套搶班奪權的陰謀?結果被自己這一求購文件撞破?

  他懊惱的拍拍腦袋,上輩子不是金融學家,根本就不清楚,廖家最後是怎樣度過這次難關的?

  不過,拿下創興銀行的股權,他還是有些把握的。

第562章

廖家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