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第7頁)

  高錳酸鉀水是強氧化劑,将青銅器放入這種溶液中浸泡,再拿出來,兩三天就能讓它綠森森的。如果此時再埋入土中一個月,整件器物,古意漾漾。當然,制作赝品過程中,還會添加其他配料。

  這種強氧化劑制成的銅綠,在空氣中長時間放置,殘餘的氧化劑會将青銅器中的硫析出,形成小顆粒的硫化物粉末,也就是銅綠表面的小白點。

  (再次重申:這是小說,胡說八道的,大家不要試驗,不負責任啊。昨天還有人給我留言交流作僞經驗,氣得我不要不要的……)

  所以,鑒定青銅器是否僞作,有些人常用舌頭舔一舔,辮其味道。雖然有道理的,可是長時間這麼做,真的容易出事——硫化物,劇毒。

  從這件器物的銅綠生成及包漿來看,有些年頭,應該是二十世紀初年,高手僞作。

  長澤和高島兩人,就是通過銅綠辨認出的赝品。

  隻不過,除此之外,還有第二處漏洞,就是獸型,他們就完全不知。

  夔牛出自《山海經大荒東經》,如此描述的:“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描述不是很詳細,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夔牛的形象還是有所界定的。

  在唐《六帖》中曾經規定:夔牛蹄者,類江南曲角牛蹄。

  《六帖》是什麼?它為什麼能規定後來祭祀所用獨腳夔牛的标準型制?

  唐科舉考試,進士、明經科都有帖經試。凡十帖,中六帖即可通過帖經考試,故稱“六帖”。而《六帖》一書,是唐代朝廷特别為科舉帖經,所準備的資料。通過朝廷最高學府認定的,你說它權不權威?

  分析這句話,我們不難發現,夔牛蹄的型制,其實就是南方水牛的牛蹄。

  水牛蹄标準式樣是什麼樣的呢?四趾,均有蹄甲,其後方兩趾不着地,俗稱懸蹄。

  盧燦說完後,将這隻夔牛放在茶幾上,讓兩人再看這隻獨腳。

  長澤和高島都傻眼了,這……觀察力,太駭人了吧!

  這尊夔牛的後方兩趾落在茶幾上,根本不是懸蹄,也就是說,這件器物的器形,與中國傳統祭祀器形規制不符。

  會不會是工藝誤差?

  呵呵,肯定不會!要知道,這見禮器原本仿制對象可是湖州學府的東西。

  呃,也就是“皇宋湖學寶尊”所表明的含義:皇宋,曆史上就是南宋;湖學就是湖州學府;寶尊就是犧尊,也就是日常祭祀孔子青銅禮器。

  一州學府中,祭祀孔子的物品,會在型制上有誤差?

  那鑄銅工匠還想不想活了?!

  至于作僞的工匠,沒考慮到這點,完全有可能——畢竟清末民國時期,國學已經衰退,那些仿制者沒在意這一細節,很正常。

  “佩服!對盧桑的目力,深感欽佩!”高島義興這次是真的服了!站起來深深鞠躬!

  長澤茂慌忙起身,跟着行禮,“盧桑之見聞博廣,我所不及!”

  不服不行啊,一個小牛蹄,對方都能注意到,這份觀察力,還有其學識廣博,靈活運用,都讓他倆自愧不如!

  盧燦自己也有些小得意,這種震懾同行的事情,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此時,他已經全無睡衣,興緻高昂,眯着眼睛,伸手将倆人拉住,“這件物品雖然是赝品,可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東西,我收下了,稍後就按照兩位與山田議定的價格支付吧。”

  盧燦這麼說,還真不是想要将赝品的事情攬過來,而是,這件赝品,确實很有意思。反正價格不算貴,自己買回去研究也不錯。

  這件赝品青銅器拿回去仔細研究,能讓自己的青銅作僞能力提升一大截。

  “赝品……還很有意思?”長澤坐下後不解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