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第7頁)

  美智子扶着他,準備進去,不料老家夥擺擺手,“美智子,你就留在這裡陪陪客人,我和盧生聊點事情。”

  原本還想着聽秘聞呢,這會不讓進?美智子立即撇撇嘴,沒敢犟嘴。

  盧燦隻得給溫碧璃使了個眼色,自己跟着老家夥走進書房,木門在身後緩緩關上。

  書房兩面牆密封,隻有臨近溪水這邊開了一扇窗,有點昏暗。

  盧燦正打量着四周,老家夥突然冒出一句話讓他心驚肉跳的話,“你……師門擅長書畫作僞?”

  這句話問得又急又快,讓盧燦心底巨震,眼皮直跳,心念直轉!

  玖寶閣屬于隐門,傳世這麼多年,外界對它基本上一無所知,更沒人知道玖寶閣擅長作僞。

  這老家夥從何得知?

  盧燦雖然有心讓玖寶閣面世,可從來沒考慮以這種形式出現!而且,面世的一定是鑒定而不是作僞!作僞這東西,害人太深,名聲太次!

  不見明玉宗因為作僞被人稱之為“明鬼派”?福伯被這名号,壓得擡不起頭來!

  這一刻,盧燦都有些暈眩,勉力維持表情不變,“我不懂老先生什麼意思?”

  那老家夥突然哈哈一笑,不在談論這一話題,說話的聲音又恢複到最初的龜速,“你不是想要知道真相嗎?我現在告訴你。”

  老家夥在靠牆的書櫃中努力扒拉,書櫃中,有不少卷軸,還有一些書匣,應該是他的藏品,最終抽出一隻黃色的布囊,遞給盧燦,“喏,真相在這裡!”

  在交給盧燦之前,他又補了一句,“入寺的事情,是我失禮了,這件東西,與你師門有關,今天送給你,以作賠禮!”

  這算賠禮?與師門有關?盧燦不解的看看他,沒有答複——從剛才的談話中,眼前老家夥肯定與師門有糾葛,盧燦不願意過早答複他。

  接過布囊,解開結繩,裡面是一隻畫筒,抽出筒蓋,能看到裡面是一幅卷軸。既然是字畫,那就要小心,盧燦沒着急倒出卷軸,而是從兜中掏出手套戴上,走到臨窗前的書桌,這才小心的倒出卷軸。

  這是一幅橫軸,京裝,背襯為硬宣紙,兩側一軸一闆,寬度帶裱邊約有三十五,繞軸二十圈,估測長度在一米八。

  書桌收拾幹淨,壓住闆邊,向左滾動轉軸,不一會就露出四個大字,盧燦如同被雷劈得外焦裡嫩!

  “青蓮逸翰”四個傻大黑粗的字體,映入眼簾。

  我《上陽台帖》!怎麼跑到東瀛了?不是在京師故宮嗎?

  左手連抖,轉軸一次性向左滾動兩尺,露出乾隆的兩方印,接着是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台”一行,再接着是字迹模糊的“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

  盧燦的手頓了頓,後面不用看了,這确實是《上陽台帖》,不過,是赝品,僞作!

  而且他對其作僞方式非常熟悉,是玖寶閣特有的作僞手法!

  旁邊的會津簌平一直眼睛都不眨的盯着他,見他停頓下來,問道,“你……看出來了?”

  “這應該是僞作。”盧燦沒擡頭,繼續往後轉動。

  “哦?你怎麼鑒定的?”

  鄙視之!這話也問?不是已經懷疑我出自作僞流派嗎?都懷疑了還問這種問題?問了我會告訴你嗎?盧燦輕笑,“很簡單……我在京師故宮見過真迹!”

  呃,老家夥的白眉毛抖了抖,估計是氣得。他很快長歎一聲,“輸在這幅作品的手中,我心服口服!這件作品,在我眼中,要比真品還要貴重,今天,就送你吧!”

  盧燦沒理他,沒想到啊,竟然在會津簌平家中得到一幅師門僞作,而且是一幅精彩絕倫的僞作!

  他徑直往後轉動,出現的是“後紙跋”——續在字畫後面的單獨跋文。

  第一篇又是乾隆的小字跋,關鍵這位十全老人不自愛,竟然将跋文題在原作的紙上;第二篇是宋徽宗的瘦金體跋文。再之後分别是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馀慶、危素、驺魯等人的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