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泰國住久了就能發現,他們的字畫收藏,其實很冷門。
盧燦很快也驗證到這點——加都加市場古董鋪子中,想要淘換文字書籍字畫,很不容易,最多的就是各種佛具、佛供、佛牌。
而老佛具在未接受香火供奉之前,那都叫“貨”或者“老貨”。
店主們對它們沒有太多尊重,反而利用顧客“請佛回家”的虔誠心态,報價很高。像盧燦這種隻研究不供奉的顧客,拿它讨價還價,更無需有心理壓力!
這也是田磊中為什麼說還價“攔腰砍”的原因。
三個大男人,閑逛加都加,這邊雖然頂着古董、二手貨的名頭,其實真正的古董店極少,隻有幾家在出售近現代佛具,而且他們的顧客,是信徒,而不是盧燦這種收藏者。更多的店鋪還是售賣手工藝品,雖然好看、新奇,可對盧燦沒什麼意義。
紀念品買不少,真正有意義的古董,一件皆無。
“盧少,前面那家應該是古董店,我幾次周末來這裡,信徒人山人海的,都是來請佛器的。據說他們的佛器,都是來自于寺廟。”逛許多時候,沒有收獲,田磊中挺不好意思,根據印象,指着遠處的一家店鋪說道。
寺廟中的佛具,為何流落到店鋪中?
這又與泰國人的禮佛有關。
泰國人崇佛,信衆舍家侍佛的多了去了!因此,每一所著名的寺廟,每年都要接受大量的信徒供奉的新佛具。
因此,泰國寺廟很有錢,後世還曾經發生過好幾起,泰國僧人網絡炫富的事情。
新佛具到來,必定要淘汰一部分老佛器。
淘汰品不能直接摧毀吧,于是,有一部分老舊佛器,被寺廟作為賜福品,贈給有名望的信徒,還有很大一部分,被運送到店鋪中,出售給信徒。
走進這家叫做“塔剌”的店鋪,盧燦一喜,沖着田磊中挑挑大拇指。
這裡東西确實不錯,盧燦掃過兩眼,就發現好幾件泰國吞武裡王朝晚期,及曼谷王朝早期風格的佛供品。
佛供品又叫佛教用品,通常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佛供,包括佛像、佛龛、佛畫、舍利塔、佛塔;
第二類是佛事,包括佛教書籍、經書、念珠、寶石、佛香、寶蓋、佛旗、蓮花彩、香、供桌、香爐、木魚、壇缽等等。
第三類是佛裝,也就是袈裟、僧衣、僧帽、僧履。
店面不大,二十來平米,各類佛具,一應俱全,大約有兩百件。今天并非周末大市,店内沒什麼顧客,隻有一位年輕人,二十來歲,應該是夥計,坐在那裡看書。
見盧燦三人進來,他放下書,站起來行合什禮。
田磊中來曼谷有些時日,對這邊禮節很清楚,他上前合什還禮,兩人用泰語嘀嘀咕咕一陣後,他示意盧燦可以上手去看貨。
盧燦上手的第一件就是他看中的,有明顯吞武裡王朝風格的五钴金剛杵。
金剛杵有獨钴金剛杵,三钴金剛杵,五钴金剛杵,七钴金剛杵,九钴金剛杵之分别。一钴金剛杵表一真法界;三钴金剛杵,表喻三界真空;五钴杵表五智、五佛……
這件法器,藏傳佛教也會經常用到,但使用者都是高僧大德,沒有信徒敢買的,估計是用來鎮店的。
盧燦則無所謂,他是為虎博增加藏品而來,隻要有意義,不吝下手。
五钴杵表五智、五佛之意。
中間一钴,表示佛之實智;外圍四钴,表示佛之權智。杵上下兩端,钴狀相同,表示佛界、衆生界同具五智之義。
中段柄把鑄出四層八葉,表示波羅蜜及十六大菩薩、八供四攝之三十七尊。四角四珠表泰國四面佛,中隐一珠表大日如來。
八葉腰部,束以二繩表以“定、慧”二法。四股外端各有長鼻,象征大力神——泰國佛教中大象具有鎮魔之意,代表掌握此杵,則所向無敵、無堅不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